分明魂梦到家来,却被閒窗细雨催。
栩栩千山随意去,匆匆一榻故飞回。
悬泉不浣羁愁恶,长夜难将曙色开。
心火不随炉烬灭,倚听寒鼓下楼台。
分明魂梦到家来,却被閒窗细雨催。
栩栩千山随意去,匆匆一榻故飞回。
悬泉不浣羁愁恶,长夜难将曙色开。
心火不随炉烬灭,倚听寒鼓下楼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在盐城秋夜中醒来,听到细雨敲打窗户的声音,思绪随之飘荡,仿佛魂魄回到了家乡。诗中的“栩栩千山随意去”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梦中自由飞翔的情景,而“匆匆一榻故飞回”则表达了梦醒后对现实的无奈与急切。
接下来,“悬泉不浣羁愁恶”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将内心的愁苦比作无法洗净的悬泉,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难以摆脱的忧郁情绪。“长夜难将曙色开”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夜晚的漫长与曙光的难以到来,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光明的渴望。
最后,“心火不随炉烬灭,倚听寒鼓下楼台”两句,以“心火”比喻内心的希望或激情,即使外在的环境如炉烬般冷寂,内心的火焰依然燃烧不息。倚靠在窗边,听着寒风中的鼓声,诗人似乎在寻找心灵的慰藉,表达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梦境与现实、内心情感与外部环境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由、光明的向往。
弘昆季六人,皆常年同萸菊者,一载之间,俱罹患,各天一方,信笔纪怀风雨重阳,凭谁问、故人消息。
记当日、承平节序,佩环宾席。
处处相逢开口笑,年年不负登山屐。
是几番、扶醉插黄花,乌巾侧。
诗酒会,成陈迹。
山水趣,今谁识。
柰无情世故,转头今昔。
冰雪关河劳梦寐,芝阑玉树*荆棘。
对西风、愁杀白头人,长相忆。
见梅花、一番惊感,天时人事如许。
星霜冉冉东流水,牢落少年心绪。
时自语。
甚门外、风埃绿鬓生尘土。
故人间阻。
柰岁晚相思,云寒怅望,此意转凄楚。
髫年梦,俯仰已成今古。
人生风度欢聚。
故乡景物浑非旧,愁里忽忽时序。
能记否。
记翦烛西窗,暝坐听风雨。
春来更苦。
柰酒量微增,诗情未减,何处唤俦侣。
章、皆雷老人宾馆,三月二十八日也谷雨*晴,柳风吹暖,春在绿阴深处。
青鸟传书,羽仙清道,天香暗满窗户。
准拟问长生路。
桃花几千树。
黯凝伫。
看斑衣、近来得意,云路迥,千里易成阔步。
铜狄尽摩挲,任高堂、暮景容与。
见说西园,有佳宾、酾酒同赋。
恨牡丹花下,此际不陪尊俎。
更筹图子宣和谱。
流落到如今,空怀古。
江南荒草寒烟,前代风流共谁语。
犹有赋骚人,迷湘浦。
乌衣巷口斜阳,**院宇。
玉树后庭花,谁能举。
五陵残梦依稀,回首天涯叹行旅。
马上杜鹃啼,愁如雨。
先生每叹赏之。
一日作清平乐,赠一道人,末云,未试囊中餐玉,明朝且入蓝田,自以为得意,时举以似人。
仍索予试作一解,时陆彦文夏士贤诸子,正有出郭行春之约,乃缀此复命,且订其盟,先生对客,击节不已当年曾过宋东邻。
汗漫蹋芳尘。
如今记得欢游处,画桥横、绿水粼粼。
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花村。
近来乐事底因循。
春又过三分。
百年能几开怀抱,绕天涯、芳草销魂。
但愿有钱留客,也胜骑马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