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七首·其三》
《题画七首·其三》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雪柏霜松不记年,从教千尺郁参天。

迩来灌莽丰茸甚,画史难回造化权。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雪中松柏图,诗人以“雪柏霜松”开篇,形象地勾勒出冬日里坚韧不拔的松柏形象,它们虽历经岁月,却依旧挺立,直插云霄,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气度。接着,“不记年”三字,更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与时间的流逝感。

“从教千尺郁参天”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松柏的高大与茂盛,即使在严寒之中,也依然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直指苍穹。这种生命力的顽强,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然而,接下来的“迩来灌莽丰茸甚”一转,笔锋一转,描绘了一片茂密的灌木丛,与之前高耸入云的松柏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里的“灌莽丰茸甚”,不仅描绘了景象的繁茂,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最后,“画史难回造化权”一句,表达了对自然造化的敬畏之情。在诗人看来,即使是技艺高超的画家也无法完全再现自然界的神奇与伟大,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自然法则不可违背的深刻认识。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生命力,也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在面对自然时的谦逊态度。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洞仙歌三首·其二

烟鬟雾鬓,是大罗仙眷。剪水瞳人梦中见。

绛云轻、鹤背聊借吹箫,拾翠羽、蕙带荷衣零乱。

一泓沧海水、星斗低垂,桂斧丁丁广寒殿。

招我御罡风,若有人兮,光明藏、碧空香满。

又告我、诸天秘灵文,莫画出、飞琼蕊宫真面。

(0)

青玉案二首·其一

和阗玉似梅花白,便琢作、梅花式。

一朵特肥余朵弱。

其容一掬,其周一尺,插个匙儿得。

进华秋露亲斟酌,冰雪肌肤沁香墨。

净几明窗端砚侧。

用来一滴,看来一色,神物天然合。

(0)

瑶华慢三首·其二

菊丛香后,枫叶明时,远棹湖边舣。

柁楼晚饭,恰相对、七十二峰烟髻。

汀洲如雪,荡诗意、白蘋香里。

到六桥、秋色迎人,应向酒垆沈醉。

惊心寒桂枯荷,便摇落添愁,也饶清致。

冷波残照,翻输尔、看足淡妆西子。

溪山信美,笑我亦、梦游曾记。

待明年、桂起春帆,趁二月桃花水。

(0)

金菊对芙蓉

水墨轻衫,鹅黄窄袖,朝来重试新妆。

听催归声急,搅碎柔肠。

年来已有消魂别,忍频看、露冷花房。

烟条攀与,鸾飘凤泊,各自凄凉。

空余欢事难忘,仗殷勤青鸟,缄字传将。

把新愁旧恨,分诉伊行。

几回怕向楼头倚,盼兰桡、不到横塘。

昏黄时候,知他何处,水阁云窗。

(0)

阮郎归三首·其三

残冬风月未全寒,窗边梅蕊妍。

一枝银蜡照芸编,此生无别缘。

尘事减,远情牵,鱼书何处传?

酒精香梦已都捐,无心忆少年。

(0)

满庭芳五首·其一

雾盎移根,风廊分种,几枝浅露嫣然。

周遮嫩叶,围住碧云鲜。

又是梅黄时候,闲阶畔、香到帘前。

思量起,同心名字,小摘晚凉天。

欹斜添鬓畔,爱他清绝,好伴闲眠。

便夜深花气,梦醒犹怜。

一种撩人风韵,还应许、莱莉齐肩。

斜桥外,薰风几日,吹到小吴船。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