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庐山寺胜老》
《示庐山寺胜老》全文
宋 / 郑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宝鼎当年未结丹,幽栖曾此掩柴关。

羽軿欲化乘风驭,梵锡应留解虎环。

僧卧碧云皆寿考,鹤迷华表几时还。

好应月白长廊下,涧水无声人自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ìshānshènglǎo
sòng / zhèngxiá

bǎodǐngdāngniánwèijiédānyōucéngyǎncháiguān

軿píngjīngchéngfēngfànyìngliújiěhuán

sēngyúnjiē寿shòukǎohuábiǎoshíhái

hǎoyìngyuèbáichánglángxiàjiànxiàshēngrénjiān

翻译
当年的宝鼎还未炼成丹药,我曾在这里隐居,关闭柴门。
想要乘风而去的羽车,恐怕只能留在这里,无法解开佛杖上的虎环。
僧人们在碧云中静卧,都长寿健康,白鹤迷失在华表前,不知何时归来。
美好的月光应该洒在长廊下,那时涧水静静流淌,只有人独自享受这份悠闲。
注释
宝鼎:古代祭祀或炼丹所用的大型铜器。
幽栖:隐居,清静的居住环境。
羽軿:古代神话中的仙人乘坐的轻便车辆。
梵锡:佛教徒持的杖,象征着僧侣的身份。
寿考:长寿,健康。
华表:古时立于道路或宫殿前的木柱,上面刻有龙凤等图案。
月白:明亮的月光。
涧水:山谷中的溪流。
閒:闲暇,悠闲。
鉴赏

这首宋诗《示庐山寺胜老》是郑侠所作,通过对庐山寺的描绘,展现了禅寺的宁静与超然。首句“宝鼎当年未结丹”暗示了寺中可能曾有过炼丹的历史,但如今已归于寂静。次句“幽栖曾此掩柴关”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隐秘和修行者的清修生活。

“羽軿欲化乘风驭,梵锡应留解虎环”运用了象征手法,羽軿(僧人的法驾)和梵锡(僧人的杖)暗示僧人欲超脱尘世,乘风而去,而留在寺中的虎环则象征着戒律的束缚得以解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僧人修行境界的赞美。

“僧卧碧云皆寿考,鹤迷华表几时还”描绘了僧人们在青云之下静修,长寿而超然,以及仙鹤迷失在华表之间,寓言般地传达出寺内岁月静好,超凡入圣的氛围。

最后一句“好应月白长廊下,涧水无声人自閒”以月光下的长廊和无声的涧水,营造出一种空灵、静谧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心境闲适的禅意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庐山寺的清幽环境和僧人们的修行生活,流露出诗人对禅宗精神的深深敬仰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作者介绍

郑侠
朝代:宋

(1041—1119)福州福清人,字介夫,号大庆居士、一拂居士。英宗治平四年进士。调光州司法参军。秩满入京,对王安石言新法不便。久之,监安上门。神宗熙宁七年,久旱不雨,流民扶携塞道,绘流民图上之,奏请罢新法,次日,新法罢去者十有八事。吕惠卿执政,又上疏论之,谪汀州编管,徙英州。哲宗立,始得归。元符七年,再贬英州。徽宗立,赦还,复故官,旋又为蔡京所夺,遂不复出。有《西塘集》。
猜你喜欢

边城

丽谯初报夜,刁斗正鸣秋。

徙节阴风急,开弓冻月愁。

羝来青海角,马饮黑山头。

剑尾流光动,妖星炤戍楼。

(0)

啸台

历乱登崇冈,荒台阚虚壑。

缅怀嘉遁士,冥栖欣所托。

长流挂葱茜,群峰缊丛薄。

初期巳邈然,是否失今昨。

不识行者劳,安知彼所度。

牵率非吾真,迤逦乖诚诺。

龙章既摧残,凤响亦沦没。

陶然命杯斝,箕踞凭寥廓。

(0)

灵岩寺

多少登山梦,乘春始扣关。

引泉双鹤舞,觅果一猿还。

著寺山偏好,逢僧致自閒。

归舆仍缓步,岩外即尘寰。

(0)

李六峰侍御鄮峰草堂

落日浮窗白,凌霄入院香。

酒醒初觉暑,天晓细生凉。

策蹇陪骢马,谭玄叩石桑。

岂无家可念,身世两相忘。

(0)

中秋东明招游月湖·其一

华堂迟初月,兰桨泛秋光。

城角湖偏朗,波心夜转凉。

水深星可摘,荷老气犹香。

俯仰愁天曙,谁言更漏长。

(0)

迎春三首·其三

闭门终日坐,不知天地春。

鸿钧一以动,百物相鲜新。

忆昨彫落时,梅李各有仁。

如今发生气,亦复资絪缊。

太和绝渣滓,太虚无私亲。

达人均四海,愚者分比邻。

嗟予二三友,欢会当及辰。

我有一尊酒,可以陶吾真。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