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郎东出守,半路得浮舟。
大旆行当夏,桐江到未秋。
云闲分岛寺,涛静见沙鸥。
谁伴临清景,吟诗上郡楼。
罢郎东出守,半路得浮舟。
大旆行当夏,桐江到未秋。
云闲分岛寺,涛静见沙鸥。
谁伴临清景,吟诗上郡楼。
这是一首描绘送别之情的诗歌。从“罢郎东出守,半路得浮舟”两句可以看出,这位友人在半途中获得了一艘船只,以继续他的旅程。这不仅写出了朋友离去的情景,也隐含了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接着,“大旆行当夏,桐江到未秋”描述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诗人通过“大旆”(即官船上的旗帜)在炎热的夏季航行,以及将至桐江时已是初秋之景,勾勒出一段时间的长河,同时也映射出离别之情愈发深沉。
“云闲分岛寺,涛静见沙鸥”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岛上的寺庙被云雾缭绕,水中的涛声宁静,以至于连沙洲上栖息的小鸟都能清晰可见。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一种淡定与超脱。
最后,“谁伴临清景,吟诗上郡楼”表达了诗人在高楼之上,对着清幽的风景独自吟咏诗歌的情怀。这里的“谁伴”,既是对已离去朋友的一种留恋,也是对现实中缺乏知音的无奈感慨。
整首诗通过送别之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
翰院祀韩公,神之为土地。
或讹有更替,文人惯游戏。
乡贤殁祀社,斯乃犹古义。
韩山土地祠,云最著灵异。
祀者周先生,瑶名伯玉字。
夫人郭贞顺,附祀为配位。
我为书双主,揭壁言其事。
贤哉郭夫人,桑梓怀大计。
万命脱兵锋,一诗动戎帅。
此邦论贤媛,兹事良足志。
人生值乱离,万念苦难遂。
乡闾未能保,愧此妇人智。
人日不作阴,是岁终无虞。
今辰谷日晴,百谷美而腴。
吾民赖生成,安能不欢娱。
轩轩庙堂客,溷我耕樵徒。
骑马衣绣衣,烹鲜提玉壶。
向荣木欣欣,鸣禽亦喧呼。
条风东北来,畅然纾郁纡。
高歌豳风诗,音声间吴歈。
乐矣非无忧,后乐在江湖。
芭蕉细雨潇潇,雨声断续砧声逗。
凭栏极目,平林如画,云低晚岫。
初起金风,乍零玉露,薄寒轻透。
想江头木叶,纷纷落尽,只馀得、青山瘦。
且问泬寥秋气,当年宋玉应知否。
半帘香雾,一庭烟月,几声残漏。
四壁吟蛩,数行征雁,漫消杯酒。
待东篱、绽满黄花,摘取暗香盈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