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万古月,因思万古人。
万古人不见,万古月长新。
持酒劝我影,可以成主宾。
利剑不断愁,火药胡能神。
南阮与此阮,一富复一贫。
白骨俱化土,碧草空自春。
酒尽月欲落,狂歌惊四邻。
坐看万古月,因思万古人。
万古人不见,万古月长新。
持酒劝我影,可以成主宾。
利剑不断愁,火药胡能神。
南阮与此阮,一富复一贫。
白骨俱化土,碧草空自春。
酒尽月欲落,狂歌惊四邻。
这首诗名为《饮酒(其二)》,是明代诗人贝琼所作。全诗以月为引子,抒发了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坐看万古月”,诗人独坐静观,月轮亘古不变,引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因思万古人”则直接点明了思考的对象——那些曾经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足迹的先贤们。然而,“万古人不见”,历史的洪流将他们淹没,只有那轮明月依旧照耀着大地,象征着永恒与不朽。
接着,“万古月长新”一句,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界的恒常与人类命运的短暂。随后,“持酒劝我影,可以成主宾”两句,描绘了一幅月下饮酒、与影为伴的画面,既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利剑不断愁,火药胡能神”两句,借物喻人,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心难测的感慨。利剑虽锐,却无法斩断愁绪;火药虽神,也无法改变命运的轨迹。
“南阮与此阮,一富复一贫”一句,运用典故,将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揭示了社会阶层的差异与人生的起伏。尽管境遇不同,但最终都归于尘土,“白骨俱化土,碧草空自春”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生命的终局,无论富贵还是贫贱,最终都将化为尘土,唯有自然界的生命循环永续。
最后,“酒尽月欲落,狂歌惊四邻”两句,诗人以酒尽月落作为结语,用狂歌表达内心的激荡与对生命有限的无奈。月落象征着夜晚的结束,也是诗人情感的高潮与释放,而“狂歌惊四邻”则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自由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月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