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人于楚为同姓,向我唫吴遣四愁。
龙节忆过云梦泽,鱼笺近附汉江流。
恰分寒食新藜火,无恙春风旧选楼。
今日词场看赤帜,谁非左袒为宗侯。
骚人于楚为同姓,向我唫吴遣四愁。
龙节忆过云梦泽,鱼笺近附汉江流。
恰分寒食新藜火,无恙春风旧选楼。
今日词场看赤帜,谁非左袒为宗侯。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名为《入楚詶诸王孙》。诗中以“骚人”自比,表达了对楚地的深厚情感与对楚文化的认同感。诗人在诗中提到与楚地同姓的“骚人”,并以“唫吴遣四愁”的方式表达对吴地的思念,巧妙地将楚、吴两地的情感联系起来。
接着,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过云梦泽,使用“龙节”这一古代官吏出行的仪仗,象征着过往的辉煌与荣耀。同时,通过“鱼笺”与“汉江流”的细节,展现了与楚地文化紧密相连的文人情怀和历史记忆。
诗中提到“恰分寒食新藜火”,寒食节是古代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此处借以表达对传统节日的怀念与对家族血脉的重视。“无恙春风旧选楼”则描绘了在春风中,旧时的选楼依然屹立不倒,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
最后,“今日词场看赤帜,谁非左袒为宗侯”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今文坛的感慨,以及对于那些支持自己观点、共同追求文学理想的朋友们的肯定。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楚文化的深情厚谊,也蕴含了对历史、传统与文化的深刻思考。
扬帆溯江涛,江阔沿叠嶂。
诘屈百里间,一一奇鬼状。
篙师太卤莽,拨石轻奔放。
峥嵘屡萦回,采石屹相向。
天风黤惨来,险绝不可仰。
昔闻忠武王,挥戈实开创。
于此奋神威,力腾千仞上。
真宰有驱除,中原气自壮。
至今三百年,谈者神犹旺。
龙虎一失险,洪波空荡漾。
郁郁松柏枝,钟山日相望。
匣中宝剑夜有声,萧萧班马门前鸣。
天明未明出门去,春风吹度平凉城。
平凉城北将军树,旧是使君停骑处。
十年摧抑今复来,岁月苍茫感行路。
丈夫志愿乐长征,入海真能掣大鲸。
自怜苦被儒冠误,不得从君万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