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柯子·其三淮西客舍,接得陈敬止书有寄》
《南柯子·其三淮西客舍,接得陈敬止书有寄》全文
清 / 毛奇龄   形式: 词  词牌: 南歌子

驿馆吹芦叶,都亭舞柘枝。相逢风雪满淮西。

记得去年残烛,照征衣。曲水东流浅,盘山北望迷。

长安书远寄来稀。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

(0)
鉴赏

这首清代毛奇龄的《南柯子·其三》描绘了淮西客舍中的情景,通过芦叶声和柘枝舞,展现了旅途中的寂寞与怀旧。"驿馆吹芦叶,都亭舞柘枝"两句,以芦叶声和舞动的柘枝乐,营造出一种边塞风情,暗寓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相逢风雪满淮西"一句,通过风雪的环境,进一步渲染了严寒和艰辛,同时也暗示了与友人陈敬止的相遇,可能是短暂且不易的。

"记得去年残烛,照征衣"回忆起去年同样在淮西,两人共度的艰难时刻,那昏黄的残烛光映照着征人的衣物,画面感强烈,表达了深深的思念。

"曲水东流浅,盘山北望迷"描绘了眼前的景色,流水轻浅,山路蜿蜒,诗人北望家乡,视线迷茫,寓言了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和归乡之路的遥不可及。

最后两句"长安书远寄来稀,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直接表达了对陈敬止来信稀少的感叹,以及时光流逝,自己依然漂泊天涯,秋色又至的无奈与寂寥。整首词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羁旅之愁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毛奇龄

毛奇龄
朝代:清   字:大可   号:秋晴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生辰:1623—1716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弟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杭州)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猜你喜欢

送人之淮东

扁舟何处客,此地饱经过。

彭蠡江声合,扬州月色多。

天低知近海,地阔欲横河。

自是吾生拙,如君定若何。

(0)

寄题成都万竹轩为李仲渊作

君家种竹蜀江旁,高与蚕崖势颉颃。

已树旌旗分部曲,更鸣琴瑟应宫商。

蛟龙并逐波涛化,虎豹曾因雾雨藏。

兄弟至今俱宦达,未应开径接求羊。

(0)

次韵钱唐怀古四首·其三

山回禁籞入云长,无复陈兵卫两厢。

千石金钟埋野草,万年珠树落秋霜。

龙文不徙阳人聚,鸟篆终降轵道旁。

九市尘埃来衮衮,一江波浪去茫茫。

(0)

题秋雨长吟图

雨暗秋天黑如墨,穷居茅屋出不得。

终日长吟复短吟,吟罢令人转悽恻。

饥猿抱树屈双肘,病鹤拖泥垂两翼。

何当策杖过溪头,要看南山新翠色。

(0)

题村田乐图

尺素自是高唐物,莹如秋水宜设色。

何人画此畎亩间,二三老人若相识。

茅屋萧条古树下,农务未殷牛在野。

或怜鸲鸲脱笼絷,或弄狝猴笑真假。

老翁政自如儿嬉,高髻襁负相扶持。

古时枌社祀田祖,移馔高亭随所宜。

抱瓮初来未贮酒,亦有生鹅宛延首。

村优竞携乐具至,犬怪鸡惊儿拍手。

拄杖出门欣见宾,杂花满庭生好春。

岁时无事得如此,击壤何必非尧民。

骑驴过桥殊矍铄,携具荒陂来赴约。

定知张果千岁人,游戏人间共杯酌。

(0)

寄省参议王继学诸友自和四首·其三

木密垂枝手可亲,娵隅罗勒味尤真。

诗情沧海骑鲸客,世故青楼掷鼠人。

庭树有阴僧结夏,野花无语女怀春。

清风一榻茅檐底,六贼三尸犬许驯。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