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馆吹芦叶,都亭舞柘枝。相逢风雪满淮西。
记得去年残烛,照征衣。曲水东流浅,盘山北望迷。
长安书远寄来稀。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
驿馆吹芦叶,都亭舞柘枝。相逢风雪满淮西。
记得去年残烛,照征衣。曲水东流浅,盘山北望迷。
长安书远寄来稀。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
这首清代毛奇龄的《南柯子·其三》描绘了淮西客舍中的情景,通过芦叶声和柘枝舞,展现了旅途中的寂寞与怀旧。"驿馆吹芦叶,都亭舞柘枝"两句,以芦叶声和舞动的柘枝乐,营造出一种边塞风情,暗寓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相逢风雪满淮西"一句,通过风雪的环境,进一步渲染了严寒和艰辛,同时也暗示了与友人陈敬止的相遇,可能是短暂且不易的。
"记得去年残烛,照征衣"回忆起去年同样在淮西,两人共度的艰难时刻,那昏黄的残烛光映照着征人的衣物,画面感强烈,表达了深深的思念。
"曲水东流浅,盘山北望迷"描绘了眼前的景色,流水轻浅,山路蜿蜒,诗人北望家乡,视线迷茫,寓言了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和归乡之路的遥不可及。
最后两句"长安书远寄来稀,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直接表达了对陈敬止来信稀少的感叹,以及时光流逝,自己依然漂泊天涯,秋色又至的无奈与寂寥。整首词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羁旅之愁和对友情的珍视。
尺素自是高唐物,莹如秋水宜设色。
何人画此畎亩间,二三老人若相识。
茅屋萧条古树下,农务未殷牛在野。
或怜鸲鸲脱笼絷,或弄狝猴笑真假。
老翁政自如儿嬉,高髻襁负相扶持。
古时枌社祀田祖,移馔高亭随所宜。
抱瓮初来未贮酒,亦有生鹅宛延首。
村优竞携乐具至,犬怪鸡惊儿拍手。
拄杖出门欣见宾,杂花满庭生好春。
岁时无事得如此,击壤何必非尧民。
骑驴过桥殊矍铄,携具荒陂来赴约。
定知张果千岁人,游戏人间共杯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