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冲执牙算,武子蓄金埒。
积镪不能施,名秽身亦灭。
富贵何足云,道义自可悦。
偃蹇彭泽腰,不为五斗折。
浚冲执牙算,武子蓄金埒。
积镪不能施,名秽身亦灭。
富贵何足云,道义自可悦。
偃蹇彭泽腰,不为五斗折。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岑安卿所作的《古意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以浚冲和武子两个历史人物为例,描述了财富积累却未能正确运用,最终导致名声败坏、身败名裂的教训。"浚冲执牙算"可能指的是某人过于精于计算财物,"武子蓄金埒"则暗示此人拥有丰厚的财富。然而,他们因为吝啬或不当使用财富,未能将之用于行善或道义,反而因此失去了道德上的清白和人格尊严。
"积镪不能施,名秽身亦灭"这两句直接揭示了这种后果,"镪"指钱,"施"指布施或帮助他人,"名秽"即名誉受损。诗人强调,真正的富贵并非仅在于物质财富,而是道义的满足和内心的快乐。"偃蹇彭泽腰"引用的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故事,"彭泽"即彭泽县,陶渊明曾在此任县令,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忍受官场琐碎)而辞职,这里暗指坚守道义,不受世俗诱惑。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寓言,表达了对道义与财富关系的深刻理解,提倡人们追求道义而非单纯追求物质富贵,即使面临困境也要保持节操。
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
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
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