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崔邠登鹳雀楼》
《同崔邠登鹳雀楼》全文
唐 / 李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óngcuībīndēngguànquèlóu
táng /

guànquèlóu西bǎichǐqiángtīngzhōuyúnshùgòngmángmáng
hànjiāxiāokōngliúshuǐ

wèiguóshānbànyáng
shìqiānniányóuhèn
chóuláiwèicháng

fēngyānbìngguīwàngyuǎnfēichūnshāng

注释
鹳雀楼:古代楼阁名,位于黄河岸边。
樯:船上的桅杆。
汀洲:水边的平地。
云树:高耸入云的树木。
汉家:指汉朝。
箫鼓:古代乐器,此处代指音乐。
空流水:形容箫鼓声已消失,只剩下流水声。
魏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魏国。
半夕阳:夕阳照射下的景象。
事去千年:过去的千年历史。
犹恨速:仍然感到快速流逝。
愁来一日:一天的忧虑。
风烟:风尘和烟雾。
归望:对故乡的思念。
远目:远眺的目光。
自伤:自我感伤。
翻译
鹳雀楼西边有百尺高的桅杆,水边的树木和天上的云彩一片迷茫。
汉朝的音乐和鼓声如今只剩流水声,魏国的山河在夕阳下显得苍茫。
千年的往事已逝,却仍觉得太快,一天的忧虑也显得漫长。
风尘烟雾中思念故乡,即使春天不在远方,心中也充满哀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这两句开头便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画面,鹳雀楼高耸入云,其西侧有百尺高的桅杆,与对岸的云和树木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辽阔与神秘的氛围。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这两句通过对汉朝的箫声和魏国的山河景色进行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回忆和眷恋之情。汉家的箫声随着水流飘散,不禁让人思索到昔日辉煌;而魏国的山河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庄严肃穆,仿佛可以穿越时空,触摸到历史的脉络。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一件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千年,但在记忆中依旧觉得太过仓促;相反,一天的忧愁却因为思绪万千而变得异常漫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风和烟霭交织的景象,不禁生出归心,以及在遥远的目光中,即便不是春天,也会不由自主地感到悲伤。这不仅是因为景色触发情感,更是由于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和哀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历史变迁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李益

李益
朝代:唐   字:君虞   生辰:约750—约830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猜你喜欢

弃妾叹次前韵二首·其二

静思那论日九回,临鸾羞睹嫁时钗。

自缘薄命逢姑恶,空负青春倚婿佳。

貌似月娥怜独宿,身非梁燕愧重偕。

笑颦若尔无凭准,应恐傍人说是俳。

(0)

徐河舟中二首·其二

月暗泊舟迟,河流送弱澌。

风波身健日,冰雪岁寒时。

问路人曾识,怀家仆共悲。

前林归暮鸟,尽解宿高枝。

(0)

再过仲木舍对菊四首·其一

旧摘黄花半已稀,重来相对莫言归。

瓷罂绿酒深如海,判取新霜点客衣。

(0)

阻浅拨闷十首·其九

吴苑出门春草萋,汶川行色柳依依。

故园蔷薇绝堪赏,候水阻风归未归。

(0)

送陈京兆祐乡还南海

疏傅悬车缘底事,温公避位本初心。

蛟龙远适江湖性,鸾凤高辞枳棘林。

多病逢人求大药,有怀浮海发孤吟。

移家勿向罗浮住,使者来徵恐莫寻。

(0)

春日游高座寺二首·其一

佳辰聘望给孤园,白祫初成气候暄。

春日渐添风物美,空山真隔市朝暄。

歌催酒盏当筵急,坐爱花枝满目繁。

眼底同君聊一醉,吴台梁苑底须论。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