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
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
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萧瑟图景。"西风应时筋角坚"一句,写出了秋风凛冽,吹拂在牛羊身上,使得它们的皮肤紧绷有力,形象地表达了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环境的肃杀。"承露牧马水草冷"则是从农事活动切入,描绘了一幅秋天牧马的情景,水草因凉气而显得冷清,反映出秋意渐浓。
接下来的两句"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则转向对边塞生活的感慨。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一,但在这里,它的九曲蜿蜒似乎也无法挽留住逝去的时光和消散的人影。而"毡馆牢落胡无影"则更增添了一丝边塞的孤寂与荒凉,毡馆是古代北方民族居住的地方,而现在却空无一人,只剩下坚固的牢笼,连游牧的胡人都寻常见不到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事变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孤独、凄凉以及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慨。
长笑掀髯,算宇内、几人真是豪杰。
同醉同醒同梦觉,踪迹电光兴灭。
六代繁华,五陵豪贵,转眼都消歇。
何如勘破,一毫不与干涉。
人生底许光阴,才见春花,又早看秋月。
岁岁年年开更谢,今古几番圆缺。
谁是谁非,谁清谁浊,尽付旁人说。
梦回鸡唱,斗杓斜挂城阙。
源分天上,算黄河、不是人间之物。
横亘中原三万里,失却乌江赤壁。
雷雨掀腾,鱼龙变化,桃浪翻红雪。
乾坤流峙,泰山堪与争杰。
昔年奉使遐方,马首东风,见洛阳花发。
诸将提兵淮海上,群盗未曾驱灭。
关塞崎岖,风尘澒洞,梦寐惊毛发。
太平今日,重来又是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