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眺》
《晚眺》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九日眺江崖,登高桓景家。

坏城腾野火,荒戍集寒鸦。

世事那胜说,吾生空有涯。

不逢陶靖节,何处问黄花。

(0)
鉴赏

这首《晚眺》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描绘了一幅晚秋时节登高远眺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感慨与对世事的反思。

首句“九日眺江崖”,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九月九日重阳佳节,诗人站在江边的山崖上,眺望远方。这一句既勾勒出季节的特征,也暗示了诗人可能怀有的思乡之情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登高桓景家”中的“桓景”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据说他能够避过一场瘟疫,此处借指诗人登高望远,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解脱。同时,“家”字的使用,又增添了诗人对归宿的渴望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坏城腾野火,荒戍集寒鸦”,描绘了一幅荒凉破败的景象。坏城、野火、荒戍、寒鸦,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野火象征着战争或灾难的痕迹,荒戍则代表了废弃的边防哨所,寒鸦则是孤独、寂寞的象征,它们的聚集更添了几分悲凉。

“世事那胜说,吾生空有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复杂多变、难以言喻的世事的无奈和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认识。世事纷繁复杂,难以一一述说清楚,而个人的生命却终将走向尽头,这种对比引发了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最后,“不逢陶靖节,何处问黄花”,引用了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故事和诗句,表达了诗人渴望像陶渊明那样找到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寄托。黄花,即菊花,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这里既是诗人自我追求的精神象征,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晚眺》通过描绘一幅晚秋登高望远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世事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情感深沉,寓意丰富。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和刘春冈侍御怡椿轩

绮榭长荣玉树春,光辉奕世自怡神。

朝攀濯露枝偏旧,夕对流云叶并新。

天上袭香薰委佩,日中重采映垂绅。

北堂南殿恩俱切,莫遣挥毫赋咏频。

(0)

悼友父

白首朱门客,言从地下游。

平生醉罗绮,今夕卧松楸。

月照泉台夜,风生陇岸秋。

一嗟流水恨,千载共悠悠。

(0)

送张瓯江符卿

张公子,佩玉环,意气凌云体自閒。

玉环连蜷若明月,盈盈三五无亏缺。

衣边结响胜鸣珰,剑里回容轻佩玦。

半面初辞钩弋宫,全身正奉咸阳阙。

婉婉规中度,悠悠象外悬。

玉以铭文德,环以喻周旋。

丈夫缨组横九州,心似明珠烂不收。

璇玑斗宿光常满,钟鼎江河意欲流。

九蓬辽叟乘风转,韦约西门绕指柔。

非是驰情怀尺璧,直因托意在千秋。

(0)

浣溪纱

磬折春波吹婢鱼,粉塘烟竹迥萧疏。

此中堪注水经无。

兰语脆疑莺谷近,柳情慵觉燕帘孤。

晚风休减玉肌肤。

(0)

清平乐

风梭织雨,萍叶篱根聚。

水满兰桡应断渡,昨夜梦魂来去。

春衫起样休宽,偷描一一轻鸾。

将息酿花天气,凭他料理馀寒。

(0)

虞美人

青山渐渐围天尽。峡口春难认。渺茫烟树带渔村。

愁见白云红叶又黄昏。沙鸥贴水随波远。

吹笛教飞断。炊烟欲湿雨来时。

恨尔衔鱼高下不曾知。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