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渐渐围天尽。峡口春难认。渺茫烟树带渔村。
愁见白云红叶又黄昏。沙鸥贴水随波远。
吹笛教飞断。炊烟欲湿雨来时。
恨尔衔鱼高下不曾知。
青山渐渐围天尽。峡口春难认。渺茫烟树带渔村。
愁见白云红叶又黄昏。沙鸥贴水随波远。
吹笛教飞断。炊烟欲湿雨来时。
恨尔衔鱼高下不曾知。
这首《虞美人》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情感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内心深处的忧愁。
首句“青山渐渐围天尽”以动态的视角描绘了群山逐渐逼近天际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深远辽阔的空间感。接着,“峡口春难认”则暗示了季节更迭或时间流逝,峡口的春景已难以辨认,流露出一种时光易逝的感慨。
“渺茫烟树带渔村”一句,将视线拉近,描绘了一片烟雾缭绕的树林与远处渔村相接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独的感觉。“愁见白云红叶又黄昏”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白云与红叶在黄昏时分的相遇,既是自然美景的展现,也是诗人内心愁绪的投射,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下半阙转而描写动态的自然景象,“沙鸥贴水随波远”描绘了沙鸥在水面轻盈飞翔的情景,与“吹笛教飞断”形成对比,前者自由自在,后者却似乎被某种力量所限制,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炊烟欲湿雨来时”则以炊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天,暗含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变化的敏感。
最后,“恨尔衔鱼高下不曾知”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事物的深深思念和无法触及的遗憾,同时也蕴含着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不可得的哀叹。
整体而言,这首《虞美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以及对生命、时间、自由与束缚等主题的深入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歌舞楼台事可夸,昔年曾此擅豪华。
尚余艮岳排苍昊,那得神霄隔紫霞。
废苑草荒堪牧马,长沟柳老不藏鸦。
陌头盲女无愁恨,能拨琵琶说赵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