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州无战争,闽粤祸未销。
或言杀子因,厉气由此招。
蛮陬地瘠狭,世业患不饶。
生女奁分赀,生男野分苗。
往往衣冠门,继嗣无双髫。
前知饮啄定,妄以人力侥。
三纲既自绝,馀泽岂更遥。
王化久淘漉,刑章亦昭昭。
那无舐犊慈,恩勤愧鸱鸮。
冤报且勿论,兹义古所标。
何州无战争,闽粤祸未销。
或言杀子因,厉气由此招。
蛮陬地瘠狭,世业患不饶。
生女奁分赀,生男野分苗。
往往衣冠门,继嗣无双髫。
前知饮啄定,妄以人力侥。
三纲既自绝,馀泽岂更遥。
王化久淘漉,刑章亦昭昭。
那无舐犊慈,恩勤愧鸱鸮。
冤报且勿论,兹义古所标。
此诗描绘了一种战争与社会动荡的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对于战争带来的灾难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何州无战争”一句,以平淡的语气开篇,但随即转折为“闽粤祸未销”,透露出南方地区战乱频仍,民生凋敝的状况。接着,“或言杀子因,厉气由此招”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以及这种暴戾之气如何招致灾难。
“蛮陬地瘠狭,世业患不饶”则形象地表达出边远地区土地贫瘠,世代相传的疾苦无从宽解。紧接着,“生女奁分赀,生男野分苗”这两句,以对比的手法,凸显了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对于儿女的期望和命运安排,其实是出于无奈。
“往往衣冠门,继嗣无双髫”一句,则写出了许多家庭因战乱而失去继承人,家风难以延续的情况。诗中的“前知饮啄定,妄以人力侥”表达了对于过去过于自信,以为可以凭借人力扭转乾坤的历史教训。
最后,“三纲既自绝,馀泽岂更遥。王化久淘漉,刑章亦昭昭。”这几句通过“三纲”和“馀泽”的对比,以及“王化”和“刑章”的并列,强调了社会秩序的彻底瓦解和法律的无效,以及这种状态已经持续很久。
全诗以沉郁顿挫的笔触,展现了一幅战争与苦难交织的人间景象,同时也在呼唤着和平与秩序的重建。
丁年予度岭,公已蚤归休。
旅馆回光盻,林园表宴游。
每闻诸士论,实许五臣流。
富国卑为晏,精忠更是刘。
深衷劳奏疏,雅量镇沉浮。
献纳趋宸扆,班司近冕旒。
不鸣羞仗马,遂去伴江鸥。
田宅贫萧相,朝廷老沈侯。
蒲轮将下日,梁木已先秋。
伏腊村翁走,碑铭太史留。
何人哀北海,有客哭西州。
寂寞祠前路,空瞻庾岭头。
勇退返初服,澄心鉴天湖。
湖滨颇有菊,涧上亦有蒲。
考槃结蕙帐,捐佩思蒪鲈。
明公昔膴仕,赤舄逊硕肤。
裘马临淮海,图书归益都。
白麻竟不起,台衮何为乎。
夷尚且盍归,辞相千载孤。
山颓木已稼,西州恸行途。
江表复何赖,邻屋将瞻乌。
古礼重祭社,湖草今渐芜。
寒泉荐秋英,终古怀生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