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偏菊开晚,乃在秋冬交。
霜中色艳艳,肯逐蓬艾凋。
感此节物殊,为尔再登高。
玉觞泛金英,举酒望层霄。
云气有佳色,此岂瞪发劳。
世态互陵灭,冰炭方凝焦。
不如醉后眠,意味真陶陶。
何论饮而寿,且以乐此朝。
地偏菊开晚,乃在秋冬交。
霜中色艳艳,肯逐蓬艾凋。
感此节物殊,为尔再登高。
玉觞泛金英,举酒望层霄。
云气有佳色,此岂瞪发劳。
世态互陵灭,冰炭方凝焦。
不如醉后眠,意味真陶陶。
何论饮而寿,且以乐此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晚秋时节迟开的菊花时的感慨与心境。诗中的菊花不随风凋零,反而在霜中绽放出艳丽的颜色,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诗人因此而感怀,选择在菊花盛开之际举杯畅饮,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感。
“地偏菊开晚,乃在秋冬交。” 开篇点明菊花在偏僻之地于秋冬之交开放,暗示其与众不同,不随世俗。接着,“霜中色艳艳,肯逐蓬艾凋。” 菊花在霜中依然鲜艳,不屈服于环境的恶劣,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感此节物殊,为尔再登高。” 诗人被这种独特的景象所触动,决定再次登高远眺,以表达对菊花的敬仰之情。接下来,“玉觞泛金英,举酒望层霄。” 描述了诗人手持玉杯,倒满菊花酒,向着天空举杯的情景,充满了浪漫与豪情。
“云气有佳色,此岂瞪发劳。”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认为即使是在忙碌中也能发现生活的美好。随后,“世态互陵灭,冰炭方凝焦。” 对比了人世间复杂多变的世态与自然界的恒定不变,表达了对现实的反思。
最后,“不如醉后眠,意味真陶陶。” 倡导在醉酒之后的宁静中寻找内心的满足与快乐。“何论饮而寿,且以乐此朝。” 则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与享受,不在乎长寿与否,只愿在当前的时光里找到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菊花的坚韧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