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玕衣袂竹方床,热恼肝脾顿得凉。
谁送苕溪来枕畔,轻裘短棹水云乡。
琅玕衣袂竹方床,热恼肝脾顿得凉。
谁送苕溪来枕畔,轻裘短棹水云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夜静坐赏月的情景。"琅玕衣袂竹方床",以琅玕(美玉)形容衣裳,形象生动,表现出月光下的清冷与雅致,诗人身着华美的衣物,倚在竹制的方床上,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热恼肝脾顿得凉",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从白天的烦恼中暂时解脱出来,身心感受到清凉与宁静,仿佛连内心深处的忧虑也得到了片刻的安抚。
"谁送苕溪来枕畔",苕溪是浙江吴兴的一条著名河流,这里以拟人手法,暗示月光如流水般洒在枕边,带来自然的慰藉。"轻裘短棹水云乡",诗人想象自己乘着轻软的皮衣和简短的船桨,仿佛进入了水天一色的梦境,心境悠然,仿佛来到了一个远离尘嚣的理想世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清凉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心灵的净化,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追求超脱世俗的理想。
平生未识郑公面,每日闻名几数遍。
手提巨斧擘山灵,更向天门穿一箭。
箭射垂杨百步遥,中原鞭弭递相骄。
独捧金盘满盛血,十九人咸听我招。
招之亦何为,斯文久欲衰。
宋人曾失足,元氏更崩驰。
我朝北地差能起,健力可以扛鼎吕。
信阳和之势更扬,其后纵横有五子。
五子复云七,吾粤得其一。
近者见郑公,远者谈公实。
公实郑公本同邑,丰神意气如相袭。
并开门户揖众宾,一苇独横不用楫。
余生于公恨稍晚,形虽未亲神往返。
北地信阳亦一家,况是乡闾迩非远。
石鼓桐鱼相应鸣,幽兰杜若原同畹。
今年夏月盛芙蓉,公之秀色正相同。
一步一眺将万里,一吟一饮尽千钟。
人言公旧武缘令,武缘勾漏原连境。
葛令丹砂可驻颜,公复得之寿与等。
予言公寿自丹砂,公文却复比云霞。
云霞何地不流映,似公异藻人同誇。
毕竟斯文流厚脉,脉犹未坠仍留责。
余似蚊虻思负山,公如老骥犹任轭。
寿酒一卮未致公,愿扬高韵随清风。
请公努力加餐饭,广述诗书迪后蒙。
《寄赠郑明府》【明·韩上桂】平生未识郑公面,每日闻名几数遍。手提巨斧擘山灵,更向天门穿一箭。箭射垂杨百步遥,中原鞭弭递相骄。独捧金盘满盛血,十九人咸听我招。招之亦何为,斯文久欲衰。宋人曾失足,元氏更崩驰。我朝北地差能起,健力可以扛鼎吕。信阳和之势更扬,其后纵横有五子。五子复云七,吾粤得其一。近者见郑公,远者谈公实。公实郑公本同邑,丰神意气如相袭。并开门户揖众宾,一苇独横不用楫。余生于公恨稍晚,形虽未亲神往返。北地信阳亦一家,况是乡闾迩非远。石鼓桐鱼相应鸣,幽兰杜若原同畹。今年夏月盛芙蓉,公之秀色正相同。一步一眺将万里,一吟一饮尽千钟。人言公旧武缘令,武缘勾漏原连境。葛令丹砂可驻颜,公复得之寿与等。予言公寿自丹砂,公文却复比云霞。云霞何地不流映,似公异藻人同誇。毕竟斯文流厚脉,脉犹未坠仍留责。余似蚊虻思负山,公如老骥犹任轭。寿酒一卮未致公,愿扬高韵随清风。请公努力加餐饭,广述诗书迪后蒙。
https://shici.929r.com/shici/8wlxd4j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