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四鼓玩月·其二》
《秋夜四鼓玩月·其二》全文
宋 / 陈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琅玕衣袂竹方床,热恼肝脾顿得凉。

谁送苕溪来枕畔,轻裘短棹水云乡。

(0)
翻译
身穿碧绿如琅玕的竹衣,躺在清凉的竹方床上。
炎热烦恼的心情立刻变得舒爽。
注释
琅玕:形容竹子青翠如玉。
衣袂:衣服的袖子,代指人的身体。
竹方床:用竹子制作的方形床铺。
热恼:烦躁不安,酷暑带来的不适。
肝脾:中医术语,泛指情绪和心情。
顿得凉:立刻感到凉爽。
苕溪:浙江的一条河流,这里代指清泉或清凉的水源。
枕畔:枕头旁边,指床边。
轻裘:轻薄的皮衣,形容穿着轻松。
短棹:短桨,泛舟时使用的工具。
水云乡:形容水天一色、宁静优美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夜静坐赏月的情景。"琅玕衣袂竹方床",以琅玕(美玉)形容衣裳,形象生动,表现出月光下的清冷与雅致,诗人身着华美的衣物,倚在竹制的方床上,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热恼肝脾顿得凉",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从白天的烦恼中暂时解脱出来,身心感受到清凉与宁静,仿佛连内心深处的忧虑也得到了片刻的安抚。

"谁送苕溪来枕畔",苕溪是浙江吴兴的一条著名河流,这里以拟人手法,暗示月光如流水般洒在枕边,带来自然的慰藉。"轻裘短棹水云乡",诗人想象自己乘着轻软的皮衣和简短的船桨,仿佛进入了水天一色的梦境,心境悠然,仿佛来到了一个远离尘嚣的理想世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清凉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心灵的净化,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追求超脱世俗的理想。

作者介绍

陈宓
朝代: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猜你喜欢

种竹

去年种竹三五株,今年生长遍庭隅。

苔阶芜壁俱破裂,翠色相鲜久不渝。

始知种竹好,不如种棘恶。

种棘三年牵却衣,钩戟成行不可削。

(0)

答李伯襄

把赠新诗带素秋,白云低向箑端流。

十年朋好依坛末,一夕鸿声到枕头。

面孔世人饶见妒,骚篇山鬼稔生愁。

丈夫剩有肝肠在,匣里孤龙吼未休。

(0)

寄赠郑明府

平生未识郑公面,每日闻名几数遍。

手提巨斧擘山灵,更向天门穿一箭。

箭射垂杨百步遥,中原鞭弭递相骄。

独捧金盘满盛血,十九人咸听我招。

招之亦何为,斯文久欲衰。

宋人曾失足,元氏更崩驰。

我朝北地差能起,健力可以扛鼎吕。

信阳和之势更扬,其后纵横有五子。

五子复云七,吾粤得其一。

近者见郑公,远者谈公实。

公实郑公本同邑,丰神意气如相袭。

并开门户揖众宾,一苇独横不用楫。

余生于公恨稍晚,形虽未亲神往返。

北地信阳亦一家,况是乡闾迩非远。

石鼓桐鱼相应鸣,幽兰杜若原同畹。

今年夏月盛芙蓉,公之秀色正相同。

一步一眺将万里,一吟一饮尽千钟。

人言公旧武缘令,武缘勾漏原连境。

葛令丹砂可驻颜,公复得之寿与等。

予言公寿自丹砂,公文却复比云霞。

云霞何地不流映,似公异藻人同誇。

毕竟斯文流厚脉,脉犹未坠仍留责。

余似蚊虻思负山,公如老骥犹任轭。

寿酒一卮未致公,愿扬高韵随清风。

请公努力加餐饭,广述诗书迪后蒙。

(0)

梨花竹·其二

道是仙标未忍离,梦魂千里惜临岐。

儿童昨夜欢相送,竹马来时许再骑。

(0)

将归·其二

小径斜穿桂树堂,竹溪缭绕水云乡。

江清自喜鱼虾白,雨过应知橘柚黄。

玄就扬雄仍寂寞,途穷阮籍但猖狂。

酒酣试倚风前笛,一曲关山鬓已霜。

(0)

生年谁满百,忧病每相寻。

鸿雁差池意,江湖岁月心。

猿吟凄别曲,客泪滴清砧。

万事悲歌里,丘中有特琴。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