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哉子舆,领道泗滨。浩浩之气,常骄大人。
为都不乐,好爵难婴。单居秘论,传耀千春。
孝哉子舆,领道泗滨。浩浩之气,常骄大人。
为都不乐,好爵难婴。单居秘论,传耀千春。
此诗赞颂了曾参的高尚品德与深远影响。开篇“孝哉子舆,领道泗滨”点明了曾参的美德与他在儒家道统中的地位,泗滨之地,象征着文化的发源地,而“孝”字则直接揭示了曾参人格的核心——孝顺。接着“浩浩之气,常骄大人”描绘了曾参内在的道德力量,如同浩瀚的江河,即便面对尊贵之人,也毫不逊色,彰显出他的自信与自尊。
“为都不乐,好爵难婴”进一步阐述了曾参对权力与荣誉的态度,他不为官位所动,也不轻易接受高位带来的荣耀,体现了他对物质与权力的淡泊。这种态度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尤为难得,显示了曾参超脱世俗的价值观。
“单居秘论,传耀千春”则赞扬了曾参的学术成就与影响力。他独居深思,潜心研究,将智慧与道德的精髓传承下去,使得他的思想光芒万丈,历久弥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高度的概括,展现了曾参作为儒家高士的卓越品质与深远影响,是对他的崇高精神和伟大贡献的深情礼赞。
烟粘草露珠结窼,淮上人疑春未多。
扬州东部纷芍药,已与天地分中和。
双苞一色生同蒂,不是花妖是和气。
恩沾雨露力偏饶,来向人间自应贵。
栏边鼓彻无奈何,欲留白日谁挥戈。
练缃聊记旧容质,犹得胜士长吟哦。
八姨不列真妃上,大姨稳作昭仪样。
无双颜貌却成双,背立无言似惆怅。
淮南通守别花眼,曾向花前倾玉盏。
左看右看俱可人,欲选娇娘倩谁柬。
阶前芳草一尺齐,黄鹂始向林间啼。
一闻传声人失喜,驽马并立逢駃騠。
我思此鸟固妍好,人喜亦缘来不早。
若令春到便轻迁,厌听谁怜迹如扫。
正恐贪归有近期,三月丽景方舒迟。
园林上下弄晴昼,羡汝语默真知时。
秃鸠黑鸟有何恶,每到天阴自酬酢。
妇翁诅骂儿弹射,恨不身随羽翰落。
戒汝一物莫叹嗟,金衣公子春为家。
汝无祸福咎亦浅,况异子鵩当日斜。
人间美恶有如许,且放黄鹂作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