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向伯恭·其二》
《挽向伯恭·其二》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绝代风流世所希,如公真是命难推。

三辞令尹高前哲,两挂儒冠当盛时。

丞相耐官天语贵,左师习礼楚人知。

试看流庆当何似,滚滚长江不尽期。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挽向伯恭(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挽歌,即用于悼念逝者、表达哀思的一种诗歌形式。

首句“绝代风流世所希”,点出了被悼念者的不凡品格,绝代风流形容其卓尔不群的才华和气质。接下来,“如公真是命难推”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命运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三辞令尹高前哲,两挂儒冠当盛时”,此处记叙了逝者生前的德行和学问,以及其在世时所获得的荣誉。三次辞去官职的“令尹”形象展示了逝者的清廉品格,而高前哲则可能是对逝者智慧或德性的赞颂;儒冠两挂,则意味着逝者在学术上有卓越成就,且正值其事业的巅峰时期。

“丞相耐官天语贵,左师习礼楚人知”,诗中进一步描绘了逝者的高官地位和他对传统礼仪的精通。丞相乃是古代重要的辅政职务,而耐官则可能暗示其在位期间的谦虚态度;“左师习礼楚人知”则说明逝者不仅懂得礼节,更因其出自楚地而为当地所熟知。

最后,“试看流庆当何似,滚滚长江不尽期”,诗人通过对逝者的追思,表达了对逝者贡献的无限赞美,以及这种贡献如同滚滚长江一般,永远不会终结。

总体来看,这首挽歌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德才兼备、生前享誉、身后留芳的人物形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逝者不平命运的哀叹。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虎丘杂咏二首·其二

红竹栏干碧幔垂,官窑茗盏泻天池。

便应饱吃蓑衣饼,绝胜西山露白梨。

(0)

立秋日发羊城

绿榕三万树,树树挂离愁。

此地无摇落,那知已及秋。

驿楼催戍鼓,瘴海乱渔篝。

夜半乘潮发,孤篷逐野鸥。

(0)

涿州道中

帝里秋光四望通,青山一抹上阳东。

来同归雁春将歇,去似亡羊路已穷。

马足独行残月里,枣枝低拂暮山中。

萧萧易水悲风起,何处谈天碣石宫。

(0)

登城南楼

旅客携琴去不还,登楼日日望乡关。

逝将离恨随春鸟,啼遍江南雨后山。

(0)

午举人任江南泾县知县无题

妆成十五尽长眉,碧玉瓜期未有期。

新蝶爱花常护粉,春蚕独茧漫抽丝。

不看湘竹愁仍结,即化巫云梦岂知。

惆怅临风无限恨,明珰何处解相思。

(0)

同三儿雪中行汝南道上

朔雪晨行集,无边已道周。

何人茅屋问,著处野僧留。

带怯东阳瘦,寒深稚子愁。

长年飘絮里,只自愧閒鸥。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