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赭山承庆报慈禅院刘希范资政坟寺张参预为神道碑》
《赭山承庆报慈禅院刘希范资政坟寺张参预为神道碑》全文
宋 / 葛胜仲   形式: 古风

故人具鸡黍,相携登赭山。

松桂蔚回舍,上已烟霄干。

阴风起天籁,误听号惊湍。

新寺粲碧瓦,突兀数十间。

君恩锡香火,以报顾复艰。

亭亭无愧碑,银钩墨初乾。

蓼莪避顾孝,汝坟起周盘。

罔极畴不念,致此良独难。

彭城廊庙姿,报国剑锋寒。

末途禦魑魅,鸢堕隔生还。

荣枯信反衍,谁能保常安。

徘徊积庆堂,老鼻一辛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故人之墓的哀悼与追忆,以及对逝者生前事迹的缅怀。诗人通过描述赭山的自然景观和承庆报慈禅院的庄严氛围,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深沉的氛围。诗中提到的“故人”、“君恩”、“亭亭无愧碑”等元素,体现了对逝者的尊敬与怀念之情。

诗的开头“故人具鸡黍,相携登赭山”,描绘了与故人相聚的情景,通过简单的聚会活动,表达了深厚的情感。接着,“松桂蔚回舍,上已烟霄干”描绘了赭山上松树、桂树环绕的景象,以及远处烟云缭绕的天空,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阴风起天籁,误听号惊湍”一句,通过描写阴冷的风吹动天际的声音,以及误以为是急流发出的声响,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氛围。随后,“新寺粲碧瓦,突兀数十间”则转向对新建寺庙的描绘,碧瓦闪耀,寺庙高耸,象征着逝者精神的永恒。

“君恩锡香火,以报顾复艰”表达了对逝者生前受到君王恩赐的感激之情,以及希望以香火祭祀来回报其养育之恩。接下来,“亭亭无愧碑,银钩墨初乾”描绘了立于墓前的石碑,字迹清晰,象征着逝者功德永存。

“蓼莪避顾孝,汝坟起周盘”引用古代典故,表达了对孝道的重视。接下来,“罔极畴不念,致此良独难”表达了对逝者无尽的思念与哀悼之情。

最后,“彭城廊庙姿,报国剑锋寒”将逝者比作国家的栋梁之才,表达了对其忠诚与奉献的赞扬。“末途禦魑魅,鸢堕隔生还”则暗示了逝者在生命的尽头抵御邪恶,如同鸢鸟穿越生死界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荣誉与责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葛胜仲
朝代:宋   字:鲁卿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生辰:1072~1144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猜你喜欢

题东坡画古柏怪石图三首·其一

荒山老柏蘖拥肿,相伴丑石反成妍。

有人披图笑领似,不才如我终天年。

(0)

明惠皇后挽歌词四十首·其十七

身尊恒率礼,名正更持谦。

椒掖坤仪正,天庭母训严。

鸿名登玉简,遗像入霜缣。

异日朝陵处,应须启镜奁。

(0)

杨妃墓

灼灼陌上花,青青路傍草。

人心任荣悴,过眼无丑好。

马嵬三尺坟,西出剑门道。

如何倾国颜,伤心不同老。

(0)

和韦苏州二十首·其一西涧

雨荒竹径草丛生,树隔前溪一犊鸣。

步寻幽涧疑无路,忽有人家略彴横。

(0)

和渊明拟古九首·其三

小智多自私,大方乃无隅。

一毫纳万象,万象非卷舒。

日月为我牖,天地为我庐。

曲士窘囚拘,一身无容居。

我梦登日观,青天入平芜。

俯视但一气,二豪彼何如。

(0)

上大人通奉寿三首·其二

月旦人材口不谈,市朝冰炭饱经谙。

平生拙宦鱼千里,投老退休僧一庵。

细数行年今九九,了知得髓后三三。

圣朝文物方求备,会补遗书访济南。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