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多自私,大方乃无隅。
一毫纳万象,万象非卷舒。
日月为我牖,天地为我庐。
曲士窘囚拘,一身无容居。
我梦登日观,青天入平芜。
俯视但一气,二豪彼何如。
小智多自私,大方乃无隅。
一毫纳万象,万象非卷舒。
日月为我牖,天地为我庐。
曲士窘囚拘,一身无容居。
我梦登日观,青天入平芜。
俯视但一气,二豪彼何如。
这首诗通过对比小智与大方的不同境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小智多自私,大方乃无隅”直接点出主题,小智者往往局限于自己的私欲,而大方之人则能包容万物,无处不显其大度。接下来,“一毫纳万象,万象非卷舒”,形象地描绘了大方之人的胸怀广阔,能够容纳世间万物,而这些万物并非随心所欲地卷起或展开,暗示着宇宙间的规律与秩序。
“日月为我牖,天地为我庐”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开阔的视野,将日月视为窗户,天地视为住所,意味着诗人的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不受空间限制。而“曲士窘囚拘,一身无容居”则通过对比,揭示了那些拘泥于小节、局限于个人狭隘视野的人,他们的生活如同被囚禁一般,无法自由地呼吸。
最后,“我梦登日观,青天入平芜。俯视但一气,二豪彼何如”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越世俗,追求更高远的精神境界的愿望。他梦见自己登上了日观峰,仿佛进入了广阔的平原,俯瞰之下,只有一片混沌之气,暗示了在更高的精神层面,一切世俗的纷争与对立都将消融,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豁达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鲜明的对比手法,探讨了人性的局限与超越,以及个人精神境界的提升,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