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池群起逐朝晖,乍得随风入绣闱。
遥望柏梁频自语,却怜朱户几翻飞。
春秋代序身长客,毛羽飘零意暂违。
金殿玉楼都莫羡,衔泥且向草堂归。
差池群起逐朝晖,乍得随风入绣闱。
遥望柏梁频自语,却怜朱户几翻飞。
春秋代序身长客,毛羽飘零意暂违。
金殿玉楼都莫羡,衔泥且向草堂归。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燕子的生动场景,充满了对自然与生命的细腻感悟。首句“差池群起逐朝晖”,以“差池”形容燕子飞翔的姿态,既展现了它们在阳光下翩翩起舞的美丽景象,也暗示了燕子成群结队、秩序井然的生活习性。接着,“乍得随风入绣闱”一句,巧妙地将燕子的飞行与人类的居所联系起来,仿佛燕子也享受着人类生活的舒适与安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遥望柏梁频自语,却怜朱户几翻飞。”这两句通过燕子的视角,表达了对不同生活环境的思考与感慨。燕子遥望远处的宫殿(柏梁),似乎在自言自语,表达对过往繁华的怀念或对现状的反思;同时,又怜悯那些频繁出入富贵人家(朱户)的燕子,可能暗含对命运无常、世态炎凉的感慨。
“春秋代序身长客,毛羽飘零意暂违。”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燕子作为迁徙的候鸟,年复一年地经历季节更替,仿佛是自然界中的永恒旅人。它们的羽毛在风中飘零,象征着生命短暂与变化无常。然而,即便如此,燕子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生活轨迹,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对自由的向往。
最后,“金殿玉楼都莫羡,衔泥且向草堂归。”诗人借燕子之口,表达了对物质奢华的淡泊态度,认为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金碧辉煌的宫殿,而是在于回归自然、简单宁静的生活。这不仅是对燕子行为的赞美,也是对人类生活的一种启示,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而非外在的物质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燕的观察与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平衡。
真人何年下紫清,目睛飘堕如流星。
至今玉洞通窈冥,萧然紫室之威灵。
杖履而来六月望,赤旱裂石风凄冷。
屹然四壁呀欲动,神怪夭矫目丧睛。
道与之貌非丹青,驭风而行谁使令。
云飞电掣集帝所,超然得意皆天人。
异哉石子伟丈夫,胸中磊磊怪所储。
玄圃之山帝所居,子游其间堕双凫。
不然安知天上有此乐,秃笔一扫凌方壶。
细看毛骨分锱铢,伟形杰状人人殊。
古来列真谁所摹,前称关同后张图。
近之豪者郭忠恕,落笔拂戾如奔诸。
两公轶荡不拘束,笔力磊砢相劘扶。
我来凭栏聊一呼,随翁联轩上清都。
久客无佳思,长途有戒心。
系舟偕择地,击柝互传音。
西月光犹浅,南薰候已深。
一樽虽冷落,所幸不孤斟。
湖水渐如带,扁舟渡亦艰。
山空翠屏浅,荻老雪花残。
立马寒烟际,登楼霭暮间。
严闉促回辔,吏隐乐终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