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赠潘子方孺》
《题画赠潘子方孺》全文
明 / 李流芳   形式: 古风

吾闻泰山五大夫之松,干云碍日摩苍穹。

廿年奔走燕齐道,无由扣岳攀虬龙。

考之所闻及传记,此松不复仍秦封。

松寿千年亦常耳,况此神物间气钟。

帝王褒崇万灵护,不天斤斧谁能穷。

树犹如此人则那,长生久视安可逢。

吁嗟乎,潘子与汝同庚吾先汝,相看同是知非翁。

弱冠论文今老矣,当年意气凌云霄,不贵不去真可耻。

四十九年成一往,百年彊半能馀几。

儗将末后见先师,莫漫随流称荡子。

君不见此五松图,意长楮短可奈何。

干云碍日空想像,横柯接叶聊婆娑。

吾侪屈折亦如此,岁寒自保应无他。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的《题画赠潘子方孺》,通过描绘泰山五大夫之松的形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对朋友潘子方孺的深情厚谊。

诗中首先提到泰山五大夫之松的雄伟壮观,干云碍日,直插苍穹,象征着自然界的伟大与永恒。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未能亲临泰山,亲眼目睹这棵神松的愿望,同时也感叹于历史的变迁和自然界的神奇力量。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这棵松树的长寿与特殊之处,强调了它作为自然界中稀有神物的地位,以及受到帝王的尊崇和保护。

随后,诗人通过“树犹如此人则那”这一句,将自然界的变迁与人生的短暂进行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同时,诗人也借机抒发了对朋友潘子方孺的深厚情感,两人同龄,共同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如今都已步入老年,感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

最后,诗人以“吾侪屈折亦如此,岁寒自保应无他”结束全诗,表达了自己和朋友们虽然经历种种挫折和困难,但依然坚守自我,保持内心的坚韧与独立。整首诗在赞美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友情和时间的思考与感悟。

作者介绍
李流芳

李流芳
朝代:明   字:长蘅   号:檀园   籍贯:六浮道   生辰:1575~1629

李流芳(1575~1629)明代诗人、书画家。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猜你喜欢

闻蓝山兄寓滁州

番水初传信,滁山想定居。

秋吟兼蟋蟀,晚饭得鲈鱼。

落月沧江阔,凉风白发疏。

兵戈关塞隔,不敢问何如。

(0)

竹谷

阴森生昼寒,仰不睹天日。

时从绿云中,窥见一星出。

(0)

禽言四首·其一

泥滑滑,雨霏霏。雨深没行路,泥溅游子衣。

浣衣无人勿复道,天寒路黑将安归。

(0)

题山水障子为萧溪耕者赋

萧溪先生乐山者,结屋临溪颇幽雅。

开轩见水不见山,却向图中看挥洒。

高斋素笔悬清风,仿佛坐我林崖下。

群峰奔驰势如马,绿树人家面平野。

层阁忽从天际来,飞泉远自峰头泻。

半山云气千峰白,满谷霞生万岩赭。

野桥日落行人稀,幽径花开知者寡。

萧溪闲居昼多暇,坐对此图看不舍。

平生况复能食力,春作锄犁躬自把。

短蓑朝耕陇上云,长檠夜落书边灺。

有时归来面盟鸥,鲸吸春醅知几斝。

登高或着谢傅屐,带酒何妨远公社。

临池每解学来禽,对客犹知论裹鲊。

醉中邀我赋长篇,老我才疏不堪写。

(0)

喜晴

风生柳港雨晴初,尘鞅何曾识我庐。

燕僦落红沾几席,日移嫩绿上琴书。

伤春未许樽无留客尤怜馔有鱼。

自觉归田便野性,不妨竟日带经锄。

(0)

乐圃林馆六首·其一

园池虽市邑,幽僻绝尘缘。

水活元通港,荷稀不碍船。

竹阴迷灶药,雨气慢琴弦。

试检床头稿,新来益几篇。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