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生柳港雨晴初,尘鞅何曾识我庐。
燕僦落红沾几席,日移嫩绿上琴书。
伤春未许樽无留客尤怜馔有鱼。
自觉归田便野性,不妨竟日带经锄。
风生柳港雨晴初,尘鞅何曾识我庐。
燕僦落红沾几席,日移嫩绿上琴书。
伤春未许樽无留客尤怜馔有鱼。
自觉归田便野性,不妨竟日带经锄。
这首明代诗人张掞的《喜晴》描绘了雨后初晴时的宁静与闲适生活。首句“风生柳港雨晴初”,生动地展现了微风吹过雨后湿润的柳港,清新气息扑面而来,暗示着雨后的宁静和生机。次句“尘鞅何曾识我庐”则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疏离,享受着这份清静。
第三句“燕僦落红沾几席”,通过燕子在落花间穿梭,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同时也暗含时光流转之意。第四句“日移嫩绿上琴书”,进一步描绘阳光洒在新绿的琴书之上,体现出诗人读书弹琴的雅趣。
第五句“伤春未许樽无留客”,流露出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但仍有热情挽留客人共饮,体现了主人的好客之情。最后一句“自觉归田便野性,不妨竟日带经锄”,诗人表达出回归田园生活的向往,愿意整日劳作,带着经书农具,享受那份自然与学问结合的田园乐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致,以及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