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侯妙章句,珠玉走邻境。
想当落笔时,豪迈不淹顷。
智果古精舍,松篁转冈岭。
幽人所盘礴,俗客作远屏。
春云忽解剥,林日光炯炯。
门迎有高僧,乌用赋渴井。
开缄读数过,令我发深省。
老来习懒放,万事废不整。
犹怜閒中趣,日月颇增永。
何当遂浮家,百口具舴艋。
不见六一翁,梦寐在清颍。
人生会如意,岁晚果得请。
吕侯妙章句,珠玉走邻境。
想当落笔时,豪迈不淹顷。
智果古精舍,松篁转冈岭。
幽人所盘礴,俗客作远屏。
春云忽解剥,林日光炯炯。
门迎有高僧,乌用赋渴井。
开缄读数过,令我发深省。
老来习懒放,万事废不整。
犹怜閒中趣,日月颇增永。
何当遂浮家,百口具舴艋。
不见六一翁,梦寐在清颍。
人生会如意,岁晚果得请。
这首诗描绘了智果寺的幽雅景致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开篇“吕侯妙章句,珠玉走邻境”两句,以吕公望的《章句》比喻诗文之美,如同珠玉一般散布在邻近的边界之中,显示了智果寺不仅是佛教圣地,同时也是文化艺术的宝库。
接下来的“想当落笔时,豪迈不淹顷”表达了诗人对于书写此景的豪情与气魄,不愿意被世俗拘囿。智果古精舍的描绘,则是对寺庙历史悠久和神圣之处的赞美。而“松篁转冈岭”则形象地展现了寺院周围山峦起伏、苍郁古松的自然景观。
“幽人所盘礴,俗客作远屏”两句中,“幽人”指的是寺中的僧侣,他们生活在这宁静而又略带野性的环境之中;而“俗客”则是外界的游人,他们将此地作为远离尘嚣的心灵避风港。
春天到来时,云彩忽然间解开了笼罩,“林日光炯炯”描绘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门前迎接着高僧的场面,以及“乌用赋渴井”的比喻,都显示出寺院在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
诗人在读书时的心境也被细腻地描写出来,“开缄读数过,令我发深省”表达了阅读经典时的沉思与感悟。随后“老来习懒放,万事废不整”则透露出诗人年迈时对于世间纷扰的超然态度。
最后几句“犹怜閒中趣,日月颇增永。何当遂浮家,百口具舴艋。不见六一翁,梦寐在清颍。”表达了诗人对于寺院生活的留恋,以及对未来某个时刻能够重返此地、继续修行的憧憬。而结尾“人生会如意,岁晚果得请”则是对人生境遇的一种感慨和期待。
忆昔十载前,同立程门雪。
杨柳揖春风,梧桐映秋月。
一岁旅燕城,多荷君提挈。
悠悠各言归,苒苒度时节。
去岁忽相逢,感旧情何切。
凄清海国秋,关山劳跋涉。
高谈彻三宵,铭德有心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