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书丛里久囚拘,鸥鹭群边忽自如。
白傅已甘多病过,安仁况复悼亡馀。
归田且办充肠米,遮眼非无插架书。
如子功名方迫逐,未应偕我问樵渔。
簿书丛里久囚拘,鸥鹭群边忽自如。
白傅已甘多病过,安仁况复悼亡馀。
归田且办充肠米,遮眼非无插架书。
如子功名方迫逐,未应偕我问樵渔。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赠黄国器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自身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黄国器的劝慰和寄语。首句“簿书丛里久囚拘”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自己在繁忙的公事和文书堆中度过的压抑生活,犹如囚徒一般。然而,当他置身于鸥鹭群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心境忽然变得自由自在。
第二句“鸥鹭群边忽自如”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将自己与鸥鹭相提并论,暗示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亲近。接着,诗人引用白居易(白傅)和何晏(安仁)的典故,表达自己甘愿淡泊名利,像他们一样面对疾病和丧亲之痛仍能超脱。
“归田且办充肠米,遮眼非无插架书”这两句进一步劝勉黄国器,即使回归田园,生活简朴,但书籍足以充实心灵,不必过于忧虑物质匮乏。最后,诗人以自身为例,虽然仍在追求功名,但他认为黄国器不应跟随自己投身于樵渔这样的隐逸生活,暗示友人还有更大的前程。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关怀,也流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宋代理性与情感交融的诗风。
安乐窝中,庆华发、苍颜七十。
生处好、十分清瘦,仙风道骨。
自古天教仁者寿,只今人饮贤人德。
更一年、两度腊嘉平,垂弧夕。华堂上,灵椿匹。
兰庭下,孙枝七。望芹翁次第,年超八秩。
欢伯便同分玉髓,河儿不用闰瑶笈。
记醉时、三万六千场,从今日。
烟笼细柳,映粉墙、垂丝轻袅。
正岁稍暖律风和,装点后苑台沼。
见乍开、桃若燕脂染,便须信、江南春早。
又数枝、零乱残花,飘满地、未曾扫。
幸到此、芳菲时渐好。恨间阻、佳期尚杳。
听几声、云里悲鸿,动感怨愁多少。
谩送目、层阁天涯远,甚无人、音书来到。
又只恐、别有深情,盟言忘了。
饱经霜古树,怕春寒、趁腊引青枝。
逗一点阳和,隔年信息,远报佳期。
凄葩未容易吐,但凝酥半面点胭脂。
山路相逢驻马,暗香微染征衣。
风前袅袅含情,虽不语、引长思。
似怨感芳姿,山高水远,折赠何迟。
分明为传驿使,寄一枝春色写新词。
寄语市桥官柳,此先占了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