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时行庆喜如前,列座欣开翰墨筵。
歌舞要因逢泰世,赓飏同愿遇丰年。
摛毫得句都成锦,按例张灯不费钱。
夕色楼西迟月上,分明旧岁景韶妍。
乘时行庆喜如前,列座欣开翰墨筵。
歌舞要因逢泰世,赓飏同愿遇丰年。
摛毫得句都成锦,按例张灯不费钱。
夕色楼西迟月上,分明旧岁景韶妍。
此诗描绘了在特定节日或庆典之后的一次宫廷宴会场景,充满了欢庆和文化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中歌舞升平、文人雅集的盛况。
首联“乘时行庆喜如前,列座欣开翰墨筵”,点明了宴会的时机与目的,即在佳节之后,众人欢聚一堂,不仅享受美食,更以文会友,共同开启了一次翰墨盛宴。这里“乘时”、“行庆”、“喜如前”、“列座”、“欣开”等词,生动地刻画出宴会的热烈气氛和参与者的喜悦心情。
颔联“歌舞要因逢泰世,赓飏同愿遇丰年”,进一步阐述了宴会的背景和意义。在太平盛世的背景下,人们通过歌舞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来年能够丰收富裕。这两句既体现了对当前社会和谐稳定的赞美,也寄托了对未来繁荣昌盛的期待。
颈联“摛毫得句都成锦,按例张灯不费钱”,描绘了宴会中的文化活动。参与者挥毫泼墨,创作出精美的诗句,而装饰宴会的灯火则遵循传统,无需花费过多。这一联不仅展现了文人的才华横溢,也体现了宴会的节俭与高雅。
尾联“夕色楼西迟月上,分明旧岁景韶妍”,将视线转向宴会结束时的景象。夕阳西下,月色渐起,宴会所在的楼阁外,旧年的美景依旧美丽动人。这不仅是对过去一年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展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展现了清代宫廷宴会的盛况,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汶上昨日见,泗水今午涉。
其广数十丈,深尺度车辙。
岸沙广浩浩,当上泗涨汐。
人可负戴度,小水何足说。
所贵近圣居,喜容动眉睫。
翘首见峄山,峰势犹巀孽。
岂必山水佳,童时耳闻热。
爱屋及其鸟,况先圣过迹。
昔将到鸡足,想瞿昙行乞。
后望伯利恒,想基督游历。
况在洙泗间,夫子日行役。
车马前扬尘,尚想周流迹。
渐瞻曲阜城,日射黄瓦眷。
子怀三十年,今始慰望极。
去家十五日,乃始到平乐。
看山舟行缓,吾意不厌恶。
巨石亘中流,与水相激搏。
楼船载千斛,小舟先缆索。
上流繫石底,转轴行寸尺。
竹缆或中断,陡然千丈落。
吾航轻以驶,数篙翩已跃。
马峡最险绝,龙门尤诡错。
怪石千重列,若规八阵略。
或列若鱼飞,或立如鹳鹤。
或哮如虎豹,或蹲如鸟雀。
或如袍笏立,或如甲胄擢。
空曲入盘突,迷眩吞牙角。
谁云上滩难,吾行得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