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瘦。寒食清明前后。
新燕子,禁得馀寒,风雨把人苦僝僽。梅粒今如豆。
减却春光多少。
空自有,满树山茶,似语如愁卧晴昼。幽人展襟袖。
惜莺花未老,江山如旧。杜鹃声里同携手。
叹陌上芳草,堤边垂柳。一春十病九因酒。
愁来独搔首。豆蔻。枝头小。应可惜年华,孤负时候。
九十韶光那得久。问芍药觅醉,牡丹索笑。
三万六千,能几度,君知否。
桃花瘦。寒食清明前后。
新燕子,禁得馀寒,风雨把人苦僝僽。梅粒今如豆。
减却春光多少。
空自有,满树山茶,似语如愁卧晴昼。幽人展襟袖。
惜莺花未老,江山如旧。杜鹃声里同携手。
叹陌上芳草,堤边垂柳。一春十病九因酒。
愁来独搔首。豆蔻。枝头小。应可惜年华,孤负时候。
九十韶光那得久。问芍药觅醉,牡丹索笑。
三万六千,能几度,君知否。
这首词以“桃花瘦”开篇,描绘了寒食清明时节的景象,桃花凋零,新燕刚至却仍受余寒困扰,风雨交加,给人们带来无尽的困苦。接下来,词人感叹梅花虽已如豆般小巧,但仍未能留住春天的大部分光彩,山茶花独自开放,仿佛在倾诉着忧愁。
“幽人展襟袖”转而描绘了一个文人墨客,他惋惜春光易逝,美景未老,与友人携手共赏杜鹃啼鸣中的江山,感叹陌上芳草、堤边垂柳的美好。然而,词人因饮酒过度而频繁生病,愁绪难抑,只能独自抚头自怜。
“豆蔻”一词借指青春年华,词人感慨时光匆匆,担心辜负了美好的时光。他向芍药和牡丹寻求慰藉,询问这短暂的春光还能有多少次欢聚。整首词情感深沉,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