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仍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仍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这首诗描绘了西施的艳丽与哀怨,通过对比鲜明的情境,展示了她由普通越女转变为吴宫妃子的命运起伏。诗中“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表达了西施原本不起眼的平凡生活,而“朝仍越溪女,暮作吴宫妃”则是对比鲜明地描绘了她一日之内由普通女子变为尊贵妃子的巨大变化。诗人通过这种对比,不仅强调了西施命运的戏剧性,也表达了对她的同情。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同情之情,指出平凡时日与尊贵后来的鲜明对比,以及人们在她不被重视时并不特别关注,而一旦成为贵人就备受瞩目。接着“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则是对西施新生活的一个描写,表明她已习惯了宫廷中的奢华生活。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两句中,“君宠”指的是国王的恩宠,而“娇态”则是对西施在宫中表现出的柔弱与顺从的描述。这既表明了她作为妃子的角色,也透露出一种在权力面前的无奈。
最后,“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则是对西施无法回到过去生活的哀叹。她只能感激那些曾经与她一同玩耍的小伙伴,并希望能够像他们一样平凡而不被人注意。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西施这一历史人物,反映了古代女性在权力与命运面前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她们悲剧生活的深切同情。王维以其精湛的笔法,成功地将这种复杂的情感和主题融入诗中,使之成为唐代诗词中的佳作之一。
夫差剑老敛锋铓,击石何须试道傍。
若是鞭笞龙象手,只将尺箠起群羊。
光明一段自沈埋,大胆粗心用得乖。
若谓一时谩得过,阇黎大似不曾斋。
七卷六万言,十指一滴血。
尽是一乘法,无同亦无别。
看佗禅讲相讥剑佩,大似羊鹿强分途辙。
尽教他火宅前各自东西,更休说化城中普请超越。
汝但逐字写过,逐字点发,一点著一点,一丿著一丿。
应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现比丘身而为说。
同苦同甘只此心,眼开方始觉冤深。
先师本自无灵骨,辄莫区区别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