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行者刺血写莲经求度》
《行者刺血写莲经求度》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古风

七卷六万言,十指一滴血。

尽是一乘法,无同亦无别。

看佗禅讲相讥剑佩,大似羊鹿强分途辙。

尽教他火宅前各自东西,更休说化城中普请超越。

汝但逐字写过,逐字点发,一点著一点,一丿著一丿。

应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现比丘身而为说。

(0)
鉴赏

这首诗《行者刺血写莲经求度》是宋代僧人释居简所作,通过生动的描述,展现了行者为了修行不遗余力的精神。

诗中“七卷六万言,十指一滴血”描绘了行者在刺血写经的过程中,付出的巨大努力与牺牲。七卷经文,六万言的书写量,每一字都凝聚着行者的汗水与心血,十指因长时间的书写而满是伤痕,甚至流出了鲜血。这种对佛法的虔诚追求,体现了行者对修行的执着与坚定。

“尽是一乘法,无同亦无别”则表达了佛法的普遍性和统一性,无论修行者处于何种状态,所修之法都是同一的,没有高下之分。这反映了佛教中“众生平等”的核心理念。

“看佗禅讲相讥剑佩,大似羊鹿强分途辙”这一句,通过比喻手法,指出不同修行方式之间的争论和对立,就像羊和鹿强行区分道路一样,显得多余且无意义。强调了修行过程中应摒弃外在形式的争执,专注于内心的修行。

“尽教他火宅前各自东西,更休说化城中普请超越”进一步阐述了修行的道路并非单一,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径,无需强求一致。同时,也提醒修行者不应过于追求超越他人,而应专注于自我提升。

“汝但逐字写过,逐字点发,一点著一点,一丿著一丿”强调了修行过程中的细节与专注,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不容忽视,这是修行的基础。

“应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现比丘身而为说”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于修行者而言,最适合自己的修行方式就是最有效的。无论是以比丘的身份还是其他形式,只要能引导自己走向解脱,便是正确的道路。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释居简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修行者精神世界的细腻描绘,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宗教情怀。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某尝次赞府卢丈高韵复承见示佳篇叹咏之馀辄成二首·其二

家山四年别,梅萼忽横枝。

久拟投倦翼,还成效雌羁。

初之一毫补,谩素五十炊。

所就竟何事,敢言厌拘縻。

吏民笑已满,虽勤欲奚为。

答以事不然,吾心异群儿。

矻矻不能闲,任汝了事讥。

吾道日已长,天运无穷期。

常恐业未富,无以答明时。

归将闭门坐,谨学毋自欺。

刻心事仁勇,立志防怠隳。

乞我刀圭剂,发此蒙昧姿。

(0)

南园杂咏.隐斋

出门易徇身,静处可固志。

寂寞三十年,所忧非禄位。

(0)

西湖歌

夫君之游兮,嫣荷为之笑迎。

夫君之归兮,白鹭为之致情。

嗟此湖几千百年兮,曷尝遇夫夫君之清。

人如玉兮水如镜,雨如珠兮山如屏,我为此歌兮不知谁为之声。

抑天籁之自鸣,抑性情之自生。

风卷其纸,陶然忘形。

(0)

碧潭奇观

剩得浮生十日闲,一逢胜处便凭栏。

天开池沼供鱼乐,雨洗峰峦与客看。

活计祇须携蒻笠,谋身空叹负儒冠。

试听矶上垂纶叟,不信人间有热官。

(0)

挽方寺丞

璧水声名冠上游,蚤年绛帐向荆州。

平生梦寐无尘土,壮岁雍容拜冕旒。

共拟一麟为国瑞,俄惊五马作仙游。

贞元曾是同朝士,忍见丹旌葬垄丘。

(0)

南剑值雪

一夜茅檐冻雨声,晓来千岫照人明。

真同煮海盐花瑞,不见因风柳絮轻。

游子不愁衣短薄,农夫剩喜岁丰成。

竹篱草舍犹堪赏,况映镡津一水清。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