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润州芙蓉楼》
《登润州芙蓉楼》全文
唐 / 崔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上古人何在,东流水不归。

往来潮有信,朝暮事成非。

烟树临沙静,云帆入海稀。

郡楼多逸兴,良牧谢玄晖。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rùnzhōurónglóu
táng / cuīdòng

shàngrénzàidōngliúshuǐguī
wǎngláicháoyǒuxìncháoshìchéngfēi

yānshùlínshājìngyúnfānhǎi
jùnlóuduōxīngliángxièxuánhuī

翻译
古人的踪迹已无处寻觅,东流的江水永不回头。
潮汐按时涨落有规律,但世事变迁,早晚的事物已非昔比。
沙滩边的林木笼罩在烟雾中静谧无声,驶向大海的船只越来越少见。
郡城楼阁常有超脱世俗的情趣,像良臣谢玄晖那样远离尘嚣。
注释
古人:指古代的人或事物。
东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或不可逆的自然现象。
不归:永远离去,不再返回。
潮有信:潮汐有规律,按时涨落。
朝暮:早晨和傍晚,表示时间的推移。
事成非:事情已经变化,不再是原来的样子。
烟树:笼罩在烟雾中的树木。
沙静:静谧的沙滩。
云帆:形容船帆如云般飘渺。
入海稀:驶向大海的船只稀少。
郡楼:郡城的楼阁。
逸兴:超脱世俗的兴致或情趣。
良牧:优秀的官员或贤能的领导者。
谢玄晖:谢朓,南朝诗人,以其清雅的诗风著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怀古通今的意境。开篇问询“上古人何在”,表达了诗人对于遥远过去的人和事物的一种无限留恋。随后的“东流水不归”则是用自然景象来比喻时间的不可逆转,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哀愁。

接着,“往来潮有信,朝暮事成非”表明了诗人对于生命中事情成败的看法。潮汐的规律性给予了诗人某种安慰,也让他认识到世间万物都有其运行的规则,但最终的结果往往出乎预料。

“烟树临沙静,云帆入海稀”一句,则是对景色的描绘。静谧的林木、飘渺的船只,都在诗人眼中成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寄托。

最后,“郡楼多逸兴,良牧谢玄晖”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官职的态度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郡楼代表着官方的权力中心,而“逸兴”则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所保持的超然心境。“良牧”指的是古代的善良统治者,而“谢玄晖”则是一种对过去贤君明主的怀念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时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时间和现实之间关系的一种深沉感悟。

作者介绍
崔峒

崔峒
朝代:唐   字:号皆不详

崔峒(一作洞),唐大历元年(766年)前后在世。今保定定州市人。生卒年、字号皆不详,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
猜你喜欢

非影慧潜行乞馀干临别示诗二首·其二

老怀恃此强为安,兄弟同心耐暑寒。

法界自来无彼我,刹尘休作一期看。

(0)

初夏得石鉴凌江报

两旬风雨到庾关,一纸音书达故山。

闻道干戈前路远,定随鸿雁早秋还。

三吴烟水十年梦,五老云峰几日閒。

怀抱自深明月里,清光无计夜钟残。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九十四

积雪通昏昼,丛光掩岳川。

闭门寒色敛,拥褐夜灯然。

三事白头衲,一床黄独烟。

青山非世僻,容得懒成颠。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八十一

歘然一自返,头白老青山。

俯鉴游鱼戏,仰看飞鸟还。

身随松鹤瘦,心逐野鸥閒。

旦晚清阴下,安知世路艰。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四十六

祇园临大路,独立数晨宵。

官树贫人斫,春田野火烧。

云封当涧屋,月暗近山桥。

夕鸟催归客,松林断续招。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二十三

心知非一一,林木自森森。

不识云烟幻,惟同岩壑深。

枕窥明月白,溪近野棠阴。

绝迹何云易,谁从行处寻。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