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别江伯仁》
《留别江伯仁》全文
元 / 唐桂芳   形式: 古风

当年三茅曾一到,群仙谓予精神好。

首戴三寸鹿胎冠,骨耸眉棱许学道。

后来奔走向南台,谏议相知颇同调。

改制冠削斑竹皮,并把生绡写容貌。

而今汨没尘土中,欲效南山隐雾豹。

空馀两鬓点吴霜,甚矣无成总昏耄。

今年喜登东皋楼,百尺峥嵘接穷昊。

五更雨气足清凉,十里岚光媚吟眺。

紫金霁雪声萧骚,白石晴云势腾趠。

岂无洪扣钟递鸣,况有练溪月可钓。

侧闻大父人中英,凿沼梯山拟天造。

娇花新移剪锦奇,美石舁来雕玉巧。

珊瑚倒影浸碧波,牺象香浮出清庙。

嗟吾异世虽后生,念子同袍果夙好。

讲明暂假席坐温,归去宁忘国知报。

屡烦设醴环翠轩,折草抽茎结乌帽。

服之不称老奈何,摧颓敢对菱花照。

临岐且赋长短行,鸾凤孙登作清啸。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唐桂芳所作的《留别江伯仁》,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江伯仁的离别之情,以及对过去共同追求道业和友情的回忆。诗中通过描绘自己早年与江伯仁的交往,如在三茅仙地的游历,以及改制竹皮冠的细节,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诗人感慨时光荏苒,如今自己“欲效南山隐雾豹”,感叹岁月蹉跎,成就寥寥。

登东皋楼的景色描写,既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又寓含了对未来的期许,如雨气清凉、岚光媚人,以及紫金、白石、月夜垂钓等意象,都富有诗意。诗人提到祖父的功绩和园林的精致,进一步强调家族传统和文化传承。他表达对江伯仁的敬仰和对友情的珍视,表示即使身世不同,但同袍之谊始终如一。

最后,诗人以“临岐且赋长短行”作结,借用古代辞别诗的形式,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并以“鸾凤孙登作清啸”象征他们的高洁情操。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对友情和人生的深沉感慨。

作者介绍

唐桂芳
朝代:元

元明间歙县人,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唐元子。少从洪焱祖学。元至正中,授崇安县教谕,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辞不就。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有三。有《白云集》等。
猜你喜欢

许宰和篇至再用韵谢

陶令束带对督邮,归来高兴潜有激。

昌黎县斋饱读书,自谓此日足可惜。

二贤诗留天地间,千载宝之为双璧。

当官不妨文字乐,似此人物不时出。

宦海风涛县为甚,文书束笋纷莫擘。

许侯敏手良不难,错节居然逢匠石。

宽租农扈享丰登,讲学如流苏废疾。

笔力重于丈二殳,诗筒敏似尺一檄。

句中之眼独心知,贻夺陶韩少人识。

乡有达尊性爱士,县榻于堂赏英特。

冰车雪辗笑钝迟,不尔续题尤富溢。

穷冬四壁坐无聊,渴思一字车渠百。

走仆乞取稛载归,底用黄金壮颜色。

祇恐天上六丁闻,一夜取将烦霹雳。

(0)

挽宁宗皇帝章六首·其四

至道天同大,清心水不浑。

六宫行幸少,尺宅炼真存。

厌代金銮殿,收魂玉帝垣。

星辰罗上界,还奉太微尊。

(0)

挽苏黄门子由·其一

忆昔持风宪,防微意独深。

一时经国虑,千载爱君心。

坤道存终始,乾纲正古今。

当时人物尽,惆怅独知音。

(0)

送吴显道五首·其五

百年多病独登台,知有归日眉放开。

功名富贵何足道,且赋渊明归去来。

(0)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十一

傀儡祗一机,种种没根栽。

被我入棚中,昨日亲看来。

方知棚外人,扰扰一场呆。

终日受伊谩,更被索钱财。

(0)

登中茅山

翛然杖屦出尘嚣,鸡犬无声到泬寥。

欲见五芝茎叶老,尚攀三鹤羽翰遥。

容溪路转迷横彴,仙几风来得堕樵。

兴罢日斜归亦懒,更磨碑藓认前朝。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