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厌嚣杂,开径远尘轨。
洗耳田舍谋,因之枕秋水。
今来弹丸邑,乃仅三家市。
赤手披荆榛,极目伤兰芷。
下车访遗老,无复旧冠履。
去者惊风鹤,留者忧蛇豕。
登陴再三叹,时寄漫悲喜。
盘桓以居贞,鼎颠而出否。
卫文大帛冠,齐公亦衣紫。
民物属维新,请于先甲始。
休息在靡争,当使疮痍起。
生平厌嚣杂,开径远尘轨。
洗耳田舍谋,因之枕秋水。
今来弹丸邑,乃仅三家市。
赤手披荆榛,极目伤兰芷。
下车访遗老,无复旧冠履。
去者惊风鹤,留者忧蛇豕。
登陴再三叹,时寄漫悲喜。
盘桓以居贞,鼎颠而出否。
卫文大帛冠,齐公亦衣紫。
民物属维新,请于先甲始。
休息在靡争,当使疮痍起。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到玉阳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地方变迁与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首句“生平厌嚣杂,开径远尘轨”表达了诗人厌倦世俗喧嚣,追求宁静生活的态度。接着,“洗耳田舍谋,因之枕秋水”则展现了他向往自然、寻求心灵寄托的生活理想。
“今来弹丸邑,乃仅三家市”描绘了玉阳这个小城的现状,人口稀少,市集简陋。接下来的“赤手披荆榛,极目伤兰芷”则通过描绘自己亲自开辟道路,面对荒芜景象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社会进步的期待和对自然美景的惋惜。
“下车访遗老,无复旧冠履”表现了诗人走访当地老人,发现传统习俗已不复存在的现实。“去者惊风鹤,留者忧蛇豕”则通过比喻,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动荡不安的担忧。“登陴再三叹,时寄漫悲喜”则体现了诗人面对复杂社会现象时的复杂心情。
最后,“盘桓以居贞,鼎颠而出否”、“卫文大帛冠,齐公亦衣紫”运用典故,表达了对社会变革的期待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民物属维新,请于先甲始”强调了社会改革应从现在开始。“休息在靡争,当使疮痍起”则呼吁人们停止争斗,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玉阳现状的描绘和对社会变革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巫山信是阳云台,客行五日云不开。
阴晴何常有朝暮,夜雨少休明复来。
今朝水长不知数,没尽山根苍石堆。
东矶西矶尽如削,大滩小滩俱若雷。
不知瞿唐复何似,想见万顷淙一杯。
祗今水剂已壮矣,闻道陆程尤艰哉。
摩围隘口石生角,蹋飒坡前泥似醅。
眼前安得故园路,江沙江草便青鞋。
南风酿卑湿,滑滑病履舄。
竟日隐几坐,拳局不得适。
丹田恍澒洞,银海眩眵黑。
髀弱类跨鞍,臂强如运甓。
合体竞酸嘶,莫夜辄增极。
奏床不得眠,耿耿到明发。
黄妳共住久,来梦乃其职。
睡魔吾故人,曩是不速客。
招呼各偃蹇,莫效尺寸力。
周公无由来,咫尺今古隔。
彭尸不得去,罡骑无行色。
主客两愁绪,虚室浪生白。
人言老禅师,两胁不到席。
兹事恐未暇,但愿了今夕。
平生北窗眠,栩栩即圣域。
睡仙吾所慕,行步亦鼾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