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上狸毛,山谷爱鸡距。
物胜因人成,雅制传自古。
风流渡江初,笔翰犹朴鲁。
曾窥上方制,遗范典刑具。
寸簪束万颖,赡足饱霜兔。
丰融沛行墨,充实自妍富。
行间得茂密,夫岂窘尺度。
浇浮自趋薄,羸劣丑毕露。
清快誇钩心,节括号钗股。
纤纤铦甚锥,祇便庸书伍。
杀锋出光芒,苗枯旱无雨。
龌龊痴冻蝇,安能劂石怒。
尔来邈东嘉,法则自谁祖。
宛见昔制作,齐力万毫努。
吾欲标诸人,示兹明取与。
斲雕还反朴,淳风招已去。
春苗异芦笋,广袖谬织组。
谁能一羽力,回彼滔滔注。
百尔今已然,岂但于笔故。
兰台上狸毛,山谷爱鸡距。
物胜因人成,雅制传自古。
风流渡江初,笔翰犹朴鲁。
曾窥上方制,遗范典刑具。
寸簪束万颖,赡足饱霜兔。
丰融沛行墨,充实自妍富。
行间得茂密,夫岂窘尺度。
浇浮自趋薄,羸劣丑毕露。
清快誇钩心,节括号钗股。
纤纤铦甚锥,祇便庸书伍。
杀锋出光芒,苗枯旱无雨。
龌龊痴冻蝇,安能劂石怒。
尔来邈东嘉,法则自谁祖。
宛见昔制作,齐力万毫努。
吾欲标诸人,示兹明取与。
斲雕还反朴,淳风招已去。
春苗异芦笋,广袖谬织组。
谁能一羽力,回彼滔滔注。
百尔今已然,岂但于笔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孟坚所作的《赠笔工吴升》,通过对吴升制笔技艺的赞美,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书法工具的重视和对艺术精益求精的态度。诗中以“兰台上狸毛”和“山谷爱鸡距”比喻吴升选用优质材料,强调了工艺的讲究。诗人称赞其作品“风流渡江初,笔翰犹朴鲁”,既保留了传统风格,又不失新颖。吴升的制笔技术被赞誉为“上方制”的典范,他的作品如“寸簪束万颖”,富有内涵且能满足书法家的需求。
诗中通过对比,批评了那些追求浮华、技艺贫瘠的笔工,而吴升的作品则“行间得茂密”,既有力度又有美感,不拘泥于形式。诗人感慨,吴升的技艺如同“昔制作”,凝聚了万千毫芒的努力,他希望世人能从吴升这里学习到真正的艺术精神。
最后,诗人呼吁回归淳朴,指出过度雕琢可能导致艺术的衰落,如同“春苗异芦笋,广袖谬织组”。他期待有人能像吴升一样,以微小之力改变潮流,使书法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对传统工艺的敬仰和对技艺传承的呼唤。
溪水拖蓝,遥山凝碧,素心联袂佳辰。
青畦缓度,雨洗一犁春。
风引残霞漾影,垂杨外、烟锁桥横。
听花杪、梵钟远递,莺语骂金铃。
阑边红玉萦,锦江春色,移种石根。
见娇姿、浅晕乍醒芳魂。
愁在杜鹃声里,啼破了、新绿如云。
归鸦急,斜阳黯淡,情思绕虚村。
斗室青灯夕。酿花天、浓阴如墨,韶华堪惜。
何事春来秋又去,絮乱飘萍踪迹。
回首处、烟波遥隔。
蝴蝶不来香梦杳,照浓愁、一线弯弯魄。
疏花溜,篆香热。愁多翻道心儿窄。
洗残妆、泪珠镜汐,柔肠暗织。
花气迷离春影瘦,怀抱离情千叠。
检那样、深愁写出。
悄嘱东风飞燕子,寄相思、来往传佳什。
须郑重,春消息。
剪松阴。坐诗髡几辈,翁发尚胜簪。
梅径烟荒,苔廊碣晦,笳鼓惊共宵沉。
蓼园在、闲坊路曲,蓦噤晓、春老旧巢禽。
半劫河山,古稀人世,呼酒凭临。
生日今朝何历,但蘧庐归卧,肯抑骚心。
杯逐螺行,经商蚁术,乡老聊赋追寻。
指图角、光阴寸惜,不今昼、堪抵万黄金。
却话双柑昔游,隔墅春深。
笑人人、一双和你,玉簪花外前度。
风流解唱阿蛮曲,袖里凤鞋能贮。堪记取。
记阁上眉尖,愁重花无语。苏家二女。
怕油辟西陵,洞天别有,能引钿车路。
仙乡好,何似柔乡调护。巫峰十二藏汝。
未妨携握鬘天上,斩却情丝恨缕。行共雨。
搅梦里梨花,替把情天补。衣裳想误。
又十八鬟娇,被风吹损,横过鹊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