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泽州城北楼宴》
《登泽州城北楼宴》全文
唐 / 陈子昂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平生倦游者,观化久无穷。

复来登此国,临望与君同。

坐见秦兵垒,遥闻赵将雄。

武安君何在,长平事已空。

且歌玄云曲,御酒舞薰风。

勿使青衿子,嗟尔白头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zhōuchéngběilóuyàn
táng / chénáng

píngshēngjuànyóuzhě

guānhuàjiǔqióng

láidēngguó

línwàngjūntóng

zuòjiànqínbīnglěi

yáowénzhàojiāngxióng

ānjūnzài

chángpíngshìkōng

qiěxuányún

jiǔxūnfēng

使shǐqīngjīn

jiēěrbáitóuwēng

注释
倦游:厌倦漂泊。
观化:观察世间万物的变化。
复来:再次。
临望:登高远望。
秦兵垒:秦国军队的营垒。
赵将雄:赵国将领的威武。
武安君:指白起,秦国名将。
长平事:长平之战。
玄云曲:一首歌曲。
御酒:皇帝赐的美酒。
薰风:和煦的风。
青衿子:年轻的读书人。
白头翁:年老的人。
翻译
一生厌倦漂泊的人,观察世间万物变化无穷无尽。
再次来到这个国家,与你一同登高远望。
坐下看到秦国军队的营垒,远远听到赵国将领的威武之声。
武安君在哪里?长平之战的往事已经成空。
暂且吟唱那《玄云曲》,品尝御酒,在和煦的熏风中起舞。
别让年轻的读书人感叹,看着我们这些白发老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登临高处,回望往事的景象。开篇“平生倦游者,观化久无穷”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象变化的观察和体验,以及对永恒美好的追求。

接着,“复来登此国,临望与君同”则是说诗人再次回到这个国家,与朋友共同赏析这片天地。这里的“国”可能指的是泽州,而非朝廷之意。"坐见秦兵垒,遥闻赵将雄"则是通过眼前景象和耳边声音,回忆起历史上秦、赵两国的军事对峙,显示了诗人胸襟开阔,对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

“武安君何在,长平事已空”中,武安君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某位英雄人物,而"长平"则是古战场之名。这两句通过对过去英杰和重大战役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中的英雄气概与悲凉情怀。

最后,“且歌玄云曲,御酒舞薰风。勿使青衿子,嗟尔白头翁”则是劝君同饮,共赏自然之美,同时也是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玄云曲”、“薰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情怀。

整首诗语言流畅,想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陈子昂

陈子昂
朝代:唐   字:伯玉   籍贯: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   生辰:公元661~公元702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
猜你喜欢

浊酒

浊酒何人造,权斟过此宵。

我犹呼玉友,君实愧金貂。

静夜三杯足,春风一度消。

哺糟心最苦,醒眼转无聊。

(0)

晓游潭柘寺

诸峰云未开,前途马已驾。

逡巡饭行人,纵览忘深夏。

幽光蒙青林,轻阴散丹榭。

古迹不可追,依稀见残柘。

坐闻流泉哀,百折空亭下。

(0)

隰州杂感·其三

民居似蜂房,穿壁为营窟。

其外低作垣,遥见窗户列。老翁负薪归,崄巇行䠥?。

少妇远汲水,深涧瓦罂挈。

山坡牧牛羊,小心视饮龁。

晨驱驴转磨,晚呼鸡栖桀。

即此夸富饶,其余盖藏缺。

丰年谷价贱,人仍饱糠麧。

春韭与秋瓜,客至乃特设。

风景总萧条,念兹中肠热。

亟宜喔咻之,任诮阳城拙。

(0)

书西山丁道人壁

山豆花开野菊秋,隔林茅屋是丹丘。

客来问道惟摇手,随意清泉绕屋流。

(0)

江村春日

门前芳草路,春到有谁过?

曙鸟喧寒樾,条风动绿波。

性迂求世少,亲健得天多。

莫讶将强仕,犹然隐涧阿。

(0)

归来二首·其二

吾母倚闾久,风尘望早归。

惊看游子面,为浣去时衣。

岩笋经冬出,慈乌向晚飞。

《白华》堪志养,不必羡甘肥。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