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与我同条生,不与我同条死。
稔闻在七闽,扬尘兼簸土。
凌茂宗风不奈何,今朝喜见清平路。
虽与我同条生,不与我同条死。
稔闻在七闽,扬尘兼簸土。
凌茂宗风不奈何,今朝喜见清平路。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咸杰所作的《偈颂六十五首》中的第二十九首。它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前两句“虽与我同条生,不与我同条死”揭示了人生的不公,意指有些人虽然与自己共享同一生存状态,但在面对困苦时却不能共患难。接下来的“稔闻在七闽,扬尘兼簸土”描绘了一幅艰辛劳作、尘土飞扬的画面,可能指的是福建地区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暗示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
“凌茂宗风不奈何”一句,可能暗指当时的社会风气或权势阶层的压迫,使得普通百姓难以抵抗。“今朝喜见清平路”则寄托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和平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的期待和对现实苦难的解脱之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朴素的语言,寓含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体现了宋代理性主义禅宗思想的特色。
五马奔江郑氏昌,一婢生儿郑氏亡。
枭雄割据亦有数,铁人三万空撞搪。
湖边飞舸弄寒日,白土山前锋尽折。
永明年号那可支,夺取澎湖作巢穴。
潮头十丈忽骤高,扬旗打鼓亦自豪。
貙狼短祚付孽子,吼门喧呼潮又起。
五百战舰来如飞,报道官军入鹿耳。
海外纳降谁草檄,姚侯深算老无敌。
生番杂处思善后,淡水何时洗锋镝。
我闻三十六岛形势相钩连,全闽屏蔽不可捐。
鸡笼易守亦易失,后来牧民当择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