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殊持重,青蚨岂致贫。
不唯堪使鬼,且是更通神。
白鹿殊持重,青蚨岂致贫。
不唯堪使鬼,且是更通神。
这首诗名为《钱币》,作者是元代诗人耶律铸。诗中以白鹿和青蚨这两个象征财富的意象入手,表达了对钱财的珍视和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白鹿殊持重"暗示了钱币的沉稳与价值,而"青蚨岂致贫"则强调了金钱能够避免贫困,带来富足。接着,诗人进一步指出钱币不仅具有实用功能,"不唯堪使鬼",还能驱使交易和流通,甚至"且是更通神",暗指其神秘力量,可能寓意着财富能超越物质层面,带来某种精神层面的影响力。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揭示了古人对于货币作用的认识和重视。
时值中元,为冥赦、十方追奠。
记唐代、幡迎七圣,遍传宫殿。
吾母生平堪细数,料无罪过罹幽谴。
又何须、佛会赴盂兰,今朝荐。结欲解,钱缘线。
啖欲饱,花簪面。总未能免俗,子情聊遣。
果得母兮同父在,算来只当家人宴。
但空中、曾否一加餐,何由见。
三十无儿,曾累却、高堂心疚。
每到得、饭宫悉达,降生时候。
小制红衫供浴佛,病中怯腕亲缝就。
愿膝边、早得茹饴人,幢前叩。堪慰处,兰生又。
堪悲处,萱摧骤。念报刘无日,此儿方幼。
泣绕灵筵呼祖母,幽魂若听眉还皱。
待施将、金镜法王台,慈云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