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卧南窗,支床伏穹龟。
白堕意冥契,黄庭心暗追。
身闲有馀适,国病何当医。
此事姑弃置,溪光挂屏帷。
顾影或自笑,问言子从谁。
幽人卧南窗,支床伏穹龟。
白堕意冥契,黄庭心暗追。
身闲有馀适,国病何当医。
此事姑弃置,溪光挂屏帷。
顾影或自笑,问言子从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南窗下静卧的情景,他枕着一只巨大的乌龟,似乎在冥想或是阅读《黄庭经》。他内心与酒(白堕)相契,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诗中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疾苦的无奈。诗人最后表示将暂时放下这些忧虑,享受溪水映照在屏风上的美景,并自省,思考着自己的存在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生活与个人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
道人四时花为粮,骨生灵气身吐香。
闻到菊花大欢喜,拍手歌笑频颠狂。
忆昔我为混沌王,洞见末劫寿不长。
尽召群仙列殿下,敕宣餐菊长生方。
我今化身游下土,一嚼清凉彻肺腑。
顿令心地豁然开,迸出明珠耀今古。
普入变化妙如意,能为一切主中主。
尘尘刹刹黄金身,永救娑婆众生苦。
燔身介子意何忙,理迹昌黎道更光。
慷慨一封论佛骨,流离万里入蛮乡。
孤芳亭角留韩木,遗爱人心比召棠。
勿谓笔端无造化,如何祛鳄似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