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争趋捷径,君独掩柴关。
名利红尘老,诗书白日闲。
情恬神气逸,琴淡古风还。
谁识冥冥意,轩裳咳唾间。
世争趋捷径,君独掩柴关。
名利红尘老,诗书白日闲。
情恬神气逸,琴淡古风还。
谁识冥冥意,轩裳咳唾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少连所作的《寄茅处士知至》。诗中,诗人表达了对世态的批判和对茅处士超脱世俗生活的赞赏。"世争趋捷径"描绘了世人急于追求名利的浮躁心态,而"君独掩柴关"则赞美茅处士选择隐居避世,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名利红尘老"进一步强调名利带来的世俗疲倦,与"诗书白日闲"形成对比,体现了茅处士在宁静的生活中研读诗书的闲适。
"情恬神气逸"赞扬茅处士心境平和,精神自由,"琴淡古风还"则通过琴声的淡雅,展现出古代高雅风致的回归。最后两句"谁识冥冥意,轩裳咳唾间"表达了诗人对茅处士深藏不露的高洁品格的敬佩,认为他的高尚情操并不被世人轻易理解,只在日常言行中流露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对比手法展现了世俗与隐逸、功利与淡泊的对立,赞扬了茅处士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
瞥来海国未言旋,歘见新春换旧年。
佳节阻陪千骑乐,元宵空想万灯燃。
民声喧溢丰时岁,酒价飞腾要市廛。
多谢高情不遐弃,清诗相寄宝珠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