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茅处士知至》
《寄茅处士知至》全文
宋 / 郑少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世争趋捷径,君独掩柴关。

名利红尘老,诗书白日闲。

情恬神气逸,琴淡古风还。

谁识冥冥意,轩裳咳唾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áochùshìzhīzhì
sòng / zhèngshǎolián

shìzhēngjiéjìngjūnyǎncháiguān

mínghóngchénlǎoshīshūbáixián

qíngtiánshénqíndànfēnghái

shuíshímíngmíngxuānshanghāituòjiān

翻译
世人争相走捷径,你却独自关闭柴门。
在名利的红尘中渐渐老去,只有诗书陪伴着你的白昼时光。
你心境平和,精神舒畅,琴声淡雅,回归古风。
谁能理解你深藏不露的心意,那是在平常的言谈举止之间流露的高洁情怀。
注释
世:世人。
争:争相。
趋:追求。
捷径:快速成功的道路。
君:你。
独:独自。
掩:关闭。
柴关:简陋的木门。
名利:名声和利益。
红尘:世俗社会。
老:衰老。
诗书:读书和写诗。
白日:白天。
情恬:心情恬静。
神气逸:精神舒展。
琴淡:琴声清淡。
古风:古代的风格。
谁识:谁能理解。
冥冥意:深藏不露的心意。
轩裳:显赫的地位或华贵的服饰。
咳唾:咳嗽吐痰,此处比喻日常言行。
间:之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少连所作的《寄茅处士知至》。诗中,诗人表达了对世态的批判和对茅处士超脱世俗生活的赞赏。"世争趋捷径"描绘了世人急于追求名利的浮躁心态,而"君独掩柴关"则赞美茅处士选择隐居避世,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名利红尘老"进一步强调名利带来的世俗疲倦,与"诗书白日闲"形成对比,体现了茅处士在宁静的生活中研读诗书的闲适。

"情恬神气逸"赞扬茅处士心境平和,精神自由,"琴淡古风还"则通过琴声的淡雅,展现出古代高雅风致的回归。最后两句"谁识冥冥意,轩裳咳唾间"表达了诗人对茅处士深藏不露的高洁品格的敬佩,认为他的高尚情操并不被世人轻易理解,只在日常言行中流露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对比手法展现了世俗与隐逸、功利与淡泊的对立,赞扬了茅处士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

作者介绍

郑少连
朝代:宋

郑少连,字仪鲁,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特奏名进士,授剑浦主簿。历摄五县,改许州判官,以老乞致仕,除大理寺丞告归。事见清乾隆《仙游县志》卷三九。
猜你喜欢

迁居近局谢陈成伯假车惠茶

冷官远室足间关,疲马羸兵倦往还。

局左卜居甘迫窄,城东寓迹谢宽閒。

短辕助载方衔惠,灵荈蠲烦愈厚颜。

两腋风生家事少,并吟惭匪昔贤班。

(0)

和丹阳守许仲途朝议春深饮会即席二首·其二

疑怪和风却暮寒,华堂宾主正酣欢。

人间高会真难偶,身外浮名岂足干。

绿蚁泛杯春可吸,红英近烛夜宜看。

梁尘莫逐歌声转,只恐纷纷扑醉冠。

(0)

又和灯夕见寄

瞥来海国未言旋,歘见新春换旧年。

佳节阻陪千骑乐,元宵空想万灯燃。

民声喧溢丰时岁,酒价飞腾要市廛。

多谢高情不遐弃,清诗相寄宝珠圆。

(0)

即事

舞蝶双飞穿宿露,鸣禽相唤弄朝暾。

涧盘石径长蛇转,山入秋空翠凤骞。

枫叶园林看自好,菊花时节兴难论。

高怀不为尘劳减,安用笙箫簇酒樽。

(0)

离池州过长围岭

孤城西出夕阳偏,岭上行行思渺然。

草木高低共秋色,江湖左右各天边。

凌风短鬓无由掠,投宿轻蹄不用鞭。

一簇人烟紫岩驿,解鞍聊看月婵娟。

(0)

偶疾未平不得预龙蟠之游辄成诗以迓还旆

小城春物已阑珊,病肺朝来强自宽。

疲苶未堪随骥尾,高明空想到龙蟠。

日烘栏楯花枝卧,风滚阶除柳絮团。

索笔题诗待回驭,肯将尘语累清欢。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