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识君面,青天云雾裾。
携琴上衡霍,玄发向风梳。
别去看流水,三年此踌躇。
偶同海鸟梦,为致空中书。
何处识君面,青天云雾裾。
携琴上衡霍,玄发向风梳。
别去看流水,三年此踌躇。
偶同海鸟梦,为致空中书。
这首诗《寄所知》是宋代诗人谢翱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何处识君面,青天云雾裾”以问句形式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记忆中的模糊与追寻,仿佛在浩瀚的天空中寻找友人的身影,隐喻了友情的深远与不可触及。接着“携琴上衡霍,玄发向风梳”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带着琴前往名山大川,面对自然,梳理着自己的思绪和情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向往。
“别去看流水,三年此踌躇”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三年的时间足以让许多事情发生改变,但在这片山水之间,诗人却依然停留,不愿离去,流露出一种深深的不舍与怀旧情绪。
最后,“偶同海鸟梦,为致空中书”以海鸟之梦为喻,象征着诗人与友人虽相隔万里,但心灵相通,如同海鸟在梦中飞翔,自由自在。而“空中书”则是诗人通过诗歌这一媒介,将心中的思念与祝福传递给远方的朋友,表达了深厚的情谊与对友谊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忠南在三川,风俗自朴美。
挂席朝雨歇,薄暮舣江涘。
金马有遗老,耋岁尚发齿。
入丹每再拜,咄咄谈刺史。
忠劳首敬舆,名德复居易。
贤迹殊后先,屈指刘与李。
圣朝置守来,畴可萧公比。
自公移合来,蒲鞭且不使。
谕民必真淳,谕士必廉耻。
谕赋赋期集,谕暴暴立已。
去忠四十年,慈惠日在耳。
俎豆跻四贤,微公义安起。
语竟继以□,冥漠一逝水。
谁为后来者,椎骨恒及髓。
慨惟我舅氏,异政山东纪。
兴薄南野青,绶解治中紫。
家食止素业,□资缺妻子。
悽其盖棺日,破屋见新主。
汩汩荡蘼流,转觉寒约鄙。
向无词苑碑,人心几不死。
《忠南悼舅氏也舅氏萧公曩为忠守去且四十年忠人追祀之衷既展拜祠下退而赋忠南》【明·黄衷】忠南在三川,风俗自朴美。挂席朝雨歇,薄暮舣江涘。金马有遗老,耋岁尚发齿。入丹每再拜,咄咄谈刺史。忠劳首敬舆,名德复居易。贤迹殊后先,屈指刘与李。圣朝置守来,畴可萧公比。自公移合来,蒲鞭且不使。谕民必真淳,谕士必廉耻。谕赋赋期集,谕暴暴立已。去忠四十年,慈惠日在耳。俎豆跻四贤,微公义安起。语竟继以□,冥漠一逝水。谁为后来者,椎骨恒及髓。慨惟我舅氏,异政山东纪。兴薄南野青,绶解治中紫。家食止素业,□资缺妻子。悽其盖棺日,破屋见新主。汩汩荡蘼流,转觉寒约鄙。向无词苑碑,人心几不死。
https://shici.929r.com/shici/gXhXLzH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