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扬子江心》
《过扬子江心》全文
宋 / 文天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渺渺乘风出海门,一行淡水带潮浑。

长江尽处还如此,何日岷山看发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yángjiāngxīn
sòng / wéntiānxiáng

miǎomiǎochéngfēngchūhǎiménxíngdànshuǐdàicháohún

chángjiāngjìnchùháimínshānkànyuán

翻译
我乘着微风从海边出发,带着咸淡水混合的潮汐
长江的尽头依然如此,什么时候能去岷山探寻它的源头呢
注释
渺渺:形容水势浩渺或微弱。
乘风:顺风而行。
海门:指长江口。
淡水:非海水的淡水资源。
带潮浑:带着潮汐的混浊。
尽处:尽头。
还如此:仍然保持这样的状态。
何日:何时。
岷山:位于四川的山脉,长江的上游。
发源:河流的源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风破浪,出海门之景象。"渺渺乘风出海门"一句,通过对"渺渺"一词的运用,传达了一种开阔与无垠的感觉,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种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壮阔之情。"一行淡水带潮浑"则是对海门处水色的一种描绘,淡水指的是长江的清水,与咸涩的海水交汇,形成了既有淡水特性的又含带着海水浑浊的复杂水质。

紧接着的"长江尽处还如此"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长江源头的向往。尽管站在海门之上,但心中仍然牵挂着那遥远的长江发源处的壮丽景色。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自然美景的无限憧憬和追求。

最后一句"何日岷山看发源",则是对未来的渴望。诗人希望有一天能够亲眼见到长江发源于岷山的壮观。这不仅是一个地理上的向往,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是对自然之美、之大、之神秘的一种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海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长江源头的无限憧憬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文天祥

文天祥
朝代:宋   字:履善   籍贯:浮休道   生辰:1236.6.6-1283.1.9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猜你喜欢

题画

饭牛归去趁东风,柳色山光绿映红。

世事兴亡在何处,夕阳江畔笛声中。

(0)

杨王孙

王孙家迎乐游原,一食才须十万钱。

不管北邙山下路,白杨寒雨宿深烟。

(0)

过文山祠

丞相名偏重,遗祠世共尊。

乾坤柴市远,日月蕙楼存。

一死消胡运,孤忠报汉恩。

中原还正统,辛苦向谁论。

(0)

感古十四首·其十二

用兵之道,慭先治心。执榼摄饮,踞转鼓琴。

整而且暇,将斯能任。方寸一乱,冰炭交侵。

若用以战,遗敌之禽。

(0)

暮次灵川怀寄大参师舜宪副天益二乡丈·其一

天南岁晚更依依,朔雪寒云绕树飞。

投馆惊看风土异,临觞怅忆故人违。

情同漓水仍西注,身似春鸿向北归。

想见邮亭频驻马,独吟千嶂巳斜晖。

(0)

读子瞻集书呈中郎

登朝便与祸相粘,尘世功名到底甜。

直到海南天尽处,桄榔树下忆陶潜。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