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壑千岩拥翠螺,人家处处掩松萝。
溪头静坐者谁子,赋就新诗拟《伐柯》。
万壑千岩拥翠螺,人家处处掩松萝。
溪头静坐者谁子,赋就新诗拟《伐柯》。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水画卷。首句“万壑千岩拥翠螺”,以“万壑千岩”形容山峦之多,以“拥翠螺”形象地描绘出山色之绿,仿佛无数绿色的螺壳簇拥着群山,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生机。接着,“人家处处掩松萝”一句,将视线从宏大的自然景观转向了人间烟火,描绘出山间村落的宁静与和谐,松树与萝藤掩映下的房屋,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暗示了生活的安逸与美好。
“溪头静坐者谁子,赋就新诗拟《伐柯》”则进一步深化了诗意。诗人似乎在溪边静坐,灵感涌现,创作出一首新诗,其内容或寓意与古代经典《伐柯》相仿。《伐柯》出自《诗经》,原为周公所作,后常被引申为对婚姻、家庭关系的指导和比喻。此处诗人以“拟《伐柯》”表明其诗作可能蕴含了对生活、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或许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或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富有意境美和哲理美。
鲜飙中夜起,簌簌鸣高林。
虚堂耿不寐,斗寒入重衾。
南来今几时,北去当秋深。
关河本迢递,岁月仍侵寻。
幸此公事竣,一舸临江浔。
松楸郁何许,渺在青山岑。
简书严有期,怅望空沾襟。
依稀故园梦,摇落西风吟。
归鸿正南翔,登高一何心。
行李戒明发,迥觉霜毛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