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山林一陋蒙,何心驰骛利名中。
只因尺檄来蓬户,故策驽才入藻宫。
既尔薰陶知厚德,又于历练熟颓风。
区区未饫高山仰,何事征蹄今已东。
本是山林一陋蒙,何心驰骛利名中。
只因尺檄来蓬户,故策驽才入藻宫。
既尔薰陶知厚德,又于历练熟颓风。
区区未饫高山仰,何事征蹄今已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淳所作的《送滕教归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滕某从山林隐逸到应召出仕的感慨。首句“本是山林一陋蒙”描绘了滕教原本过着简朴的山林生活,而第二句“何心驰骛利名中”则揭示了他出仕并非出于追求名利之心。第三句“只因尺檄来蓬户”点明了促使他改变决定的原因——官府文书的到来,第四句“故策驽才入藻宫”则暗示他带着平庸之才步入了文职生涯。
接着,“既尔薰陶知厚德”表达了对滕教在官场中可能受到的道德熏陶和人格成长的期待,“又于历练熟颓风”则提醒他在现实环境中可能需要面对的世态炎凉。最后两句“区区未饫高山仰,何事征蹄今已东”表达了诗人自己未能饱览高山仰止的境界,对友人离开山林前往东部任职表示惋惜,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仕途的关切。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送别为题,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出仕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才德的肯定,也有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我昔尝读黄绢碑,长叹越国无男儿。
孰知种山山下水,千载有此一段奇。
呜呼哀哉蔡孝子,风烈远过恢与羁。
乃翁白首困缧绁,半年不脱儿心悲。
请身荷械代父罪,或甘黥涅居军麾。
况遇兵兴击叛卒,身先矢石死不辞。
当时非无贤太守,孝子抱志终不施。
人间无路可赴诉,投命河伯祈天知。
自为铭志及讼牒,欲愬以魂赎以尸。
精哀意切语不怨,孝与忠厚俱天资。
临河更效结缨死,颠沛于礼曾无亏。
父脱累囚子愿毕,身在九泉甘若饴。
名闻九重获旌表,赐庙悯孝风华夷。
胡为祠宇乃如许,一间破屋河之湄。
未闻设诔有度尚,绝妙更欠邯郸词。
我来赞幕钦孝烈,顾瞻庙猊成吁嘻。
他年太史作佳传,愿于纸尾书吾诗。
《会稽三贤祠诗.悯孝庙》【宋·王十朋】我昔尝读黄绢碑,长叹越国无男儿。孰知种山山下水,千载有此一段奇。呜呼哀哉蔡孝子,风烈远过恢与羁。乃翁白首困缧绁,半年不脱儿心悲。请身荷械代父罪,或甘黥涅居军麾。况遇兵兴击叛卒,身先矢石死不辞。当时非无贤太守,孝子抱志终不施。人间无路可赴诉,投命河伯祈天知。自为铭志及讼牒,欲愬以魂赎以尸。精哀意切语不怨,孝与忠厚俱天资。临河更效结缨死,颠沛于礼曾无亏。父脱累囚子愿毕,身在九泉甘若饴。名闻九重获旌表,赐庙悯孝风华夷。胡为祠宇乃如许,一间破屋河之湄。未闻设诔有度尚,绝妙更欠邯郸词。我来赞幕钦孝烈,顾瞻庙猊成吁嘻。他年太史作佳传,愿于纸尾书吾诗。
https://shici.929r.com/shici/feT3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