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才过春渐暖,建安新拆旗枪。银瓶细箬总香。
清泉烹蟹眼,小盏翠涛凉。
记得当年龙井路,摘来旋焙旋尝。
轻衫窄袖采茶娘,只今乡土远。对此又思量。
谷雨才过春渐暖,建安新拆旗枪。银瓶细箬总香。
清泉烹蟹眼,小盏翠涛凉。
记得当年龙井路,摘来旋焙旋尝。
轻衫窄袖采茶娘,只今乡土远。对此又思量。
这首《临江仙》由清代诗人高士奇所作,描绘了谷雨过后春暖花开的景象,以及对建安茶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采茶女轻盈的身影与茶香四溢的画面,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愁情感。
首句“谷雨才过春渐暖”,点明时节,谷雨已过,春天的气息更加温暖,为全诗营造了温馨的氛围。接着“建安新拆旗枪”一句,提到建安茶,以“新拆”二字强调了茶叶的新鲜与品质之高,“旗枪”是形容茶叶形状的比喻,形象生动。
“银瓶细箬总香”进一步描述了泡茶的过程,银瓶与细箬都是泡茶的器具,这里强调了茶香的浓郁。接下来“清泉烹蟹眼,小盏翠涛凉”两句,通过“蟹眼”形容水开时的气泡,以及“翠涛”形容茶汤的颜色,表现了泡茶的雅致与茶汤的诱人。
“记得当年龙井路,摘来旋焙旋尝”回忆起过去在龙井茶产地采摘、烘焙、品尝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轻衫窄袖采茶娘,只今乡土远。对此又思量。”则将思绪拉回现实,面对眼前的茶,不禁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流露出淡淡的乡愁。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茶文化的魅力,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馀,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乐天乐天,来与汝言。汝宜拳拳,终身行焉。
物有万类,锢人如锁。事有万感,爇人如火。
万类遰来,锁汝形骸。使汝未老,形枯如柴。
万感遰至,火汝心怀。使汝未死,心化为灰。
乐天乐天,可不大哀。
汝胡不惩往而念来,人生百岁七十稀,设使与汝七十期。
汝今年已四十四,却后二十六年能几时。
汝不思二十五六年来事,疾速倏忽如一寐。
往日来日皆瞥然,胡为自苦于其间。
乐天乐天,可不大哀。
而今而后,汝宜饥而食,渴而饮。昼而兴,夜而寝。
无浪喜,无妄忧。病则卧,死则休。
此中是汝家,此中是汝乡。
汝何舍此而去,自取其遑遑。
遑遑兮欲安往哉,乐天乐天归去来。
《自诲》【唐·白居易】乐天乐天,来与汝言。汝宜拳拳,终身行焉。物有万类,锢人如锁。事有万感,爇人如火。万类遰来,锁汝形骸。使汝未老,形枯如柴。万感遰至,火汝心怀。使汝未死,心化为灰。乐天乐天,可不大哀。汝胡不惩往而念来,人生百岁七十稀,设使与汝七十期。汝今年已四十四,却后二十六年能几时。汝不思二十五六年来事,疾速倏忽如一寐。往日来日皆瞥然,胡为自苦于其间。乐天乐天,可不大哀。而今而后,汝宜饥而食,渴而饮。昼而兴,夜而寝。无浪喜,无妄忧。病则卧,死则休。此中是汝家,此中是汝乡。汝何舍此而去,自取其遑遑。遑遑兮欲安往哉,乐天乐天归去来。
https://shici.929r.com/shici/qIGjqR.html
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三正迭绍,洪圣启运。自昔哲王,先天而顺。
群辟崇替,降及近古。黄晖既渝,素灵承祜。
乃眷斯顾,祚之宅土。三后始基,世武丕承。
协风旁骇,天晷仰澄。淳曜六合,皇庆攸兴。
自彼河汾,奄齐七政。时文惟晋,世笃其圣。
钦翼昊天,对扬成命。九区克咸,讴歌以咏。
皇上纂隆,经教弘道。于化既丰,在工载考。
俯厘庶绩,仰荒大造。仪刑祖宗,妥绥天保。
笃生我后,克明克秀。体辉重光,承规景数。
茂德渊冲,天姿玉裕。蕞尔小臣,邈彼荒遐。
弛厥负担,振缨承华。匪愿伊始,惟命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