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夕午门赐观灯·其五》
《元夕午门赐观灯·其五》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鹤驭云中下,仙人海上回。

星桥连阁道,绛蜡炫蓬莱。

民物同遭遇,衣冠得重陪。

酣歌称万寿,更上紫霞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午门赐观灯的盛况,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皇家气派。首句“鹤驭云中下”,以鹤驾云而来,象征着神仙或帝王的降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仙人海上回”,仙人从海上归来,进一步强化了神话色彩,增添了神秘感。

“星桥连阁道,绛蜡炫蓬莱”两句,描绘了灯火辉煌、星光璀璨的景象,星桥连接着楼阁,绛红色的蜡烛照亮了蓬莱仙境,展现出节日的繁华与壮观。这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星桥、阁道、绛蜡、蓬莱等,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也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仙境的想象。

“民物同遭遇,衣冠得重陪”则表达了民众与贵族共同参与庆祝的场景,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与团结。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都能在这样的节日里共享欢乐,体现了明代社会一定程度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最后,“酣歌称万寿,更上紫霞杯”两句,描绘了人们在欢庆中畅饮美酒、高歌祝福的情景。这里的“万寿”不仅是对皇帝长寿的祝愿,也是对美好生活的祈愿。“紫霞杯”则象征着尊贵与吉祥,进一步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元宵节午门赐观灯的盛大场面,以及其中蕴含的民俗风情、社会和谐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沈度山意冲寒欲放梅图

老干横斜倚碧峰,雪馀春意已舂容。

断桥西畔孤山后,大得其神惜未逢。

(0)

即事

我临江浙虑雨多,及别月馀复虑少。

近闻膏泽始渥沾,溪田率已芃粳稻。

徐沛始终愁殢霖,旋涸旋种旋行潦。

豫南四郡大都同,讳灾独未被恩早。

向隅尤予所廑怀,赈救疏瀹策勤讨。

燕齐今岁庆时若,晚田再雨才称好。

一念九㝢不遑宁,八珍方丈安能饱。

(0)

再题李公麟醉僧图

身似枯藤心似灰,醉中把笔笑颜咍。

公麟津逮僧繇法,貌出公孙看舞回。

(0)

戏马台用谢灵运诗韵

谢客昔揽胜,摛藻蜚白雪。

逸志托丘园,皓皓秋阳洁。

西来为筹河,彭城此驻节。?浚无良方,俾乂资贤哲。

旋顾灾馀民,食乏衣并缺。

八珍为弗甘,宁能畅游悦。

云龙有苏迹,秀色城头列。

途便台头寺,清词记一阕。

放鹤已憩骖,戏马慢停辙。

寄言赓佳作,伊人所怀别。

汲古缅心藏,抚今惭治劣。

(0)

杂咏吴下故迹十二首·其三鲈乡亭

林家亭子陈家句,津逮都因张季鹰。

四柱中曾人几阅,莼鲈得味几人曾。

(0)

泛舟西湖即景杂咏八首·其四

白芷青蒲已覆波,暮春初节俨清和。

乍疑去岁昆明上,浴佛诗成泛玉河。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