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屋阶平水倒门,终风苦雨错朝昏。
采薪已断山前路,栖亩空怀野外村。
范釜正忧无物爨,杜囊何用一钱存。
丰年复有在陈厄,风伯雨师真少恩。
草屋阶平水倒门,终风苦雨错朝昏。
采薪已断山前路,栖亩空怀野外村。
范釜正忧无物爨,杜囊何用一钱存。
丰年复有在陈厄,风伯雨师真少恩。
这首元代杨弘道的《苦雨示杨仲名》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中乡村生活的艰辛画面。首句“草屋阶平水倒门”,写出了屋舍简陋,积水倒灌入门的场景,暗示了环境的潮湿和低洼。次句“终风苦雨错朝昏”进一步强调了风雨连绵,不分昼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
第三句“采薪已断山前路”,写出因风雨阻隔,樵夫无法上山砍柴,生活物资短缺。第四句“栖亩空怀野外村”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日宁静田野村庄的怀念,以及现实中无法安居的无奈。
第五句“范釜正忧无物爨”,“范釜”指瓦罐,暗示家中炊火无柴,生活贫困;“无物爨”即无柴可烧。第六句“杜囊何用一钱存”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囊中羞涩,连基本的生活费用都难以维持。
最后两句“丰年复有在陈厄,风伯雨师真少恩”,“丰年”与当前困境形成对比,表达出即使丰收之年也难逃困苦;“风伯雨师”是古代神话中的风雨之神,诗人责怪他们缺乏怜悯,加重了生活的艰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身处苦雨中的辛酸与无奈。
飞甍敞云际,朝攀郁玲珑。
瀑泉喷石濑,惊飙回远空。
岚光隐双树,霁色澄千峰。
湛湛竹响露,凄凄松外风。
白莲寻旧社,紫阁听鸣钟。
入谷窥鹤室,穿林步虎踪。
玄览八极隘,达观万化从。
神披愿自协,虑澹道弥通。
倦返缘归术,日落群山空。
小憩璇房下,焚香怀远公。
束发事远游,远游抵燕赵。
发轫越水湄,弭节匡山峤。
天目暂夷犹,句曲恣睇眺。
南瞻泰岱崇,北涉黄河渺。
太行正郁纡,济源深窈窱。
遗风想悲歌,旧俗多质蹻。
舞雩趾尚存,望海踪未杳。
城古有开元,柱在知华表。
驰驱历名奇,自觉寰区小。
终作神霄游,超然谢羁绕。
褰裳拂烟雾,竦身青云间。
浮丘何处来,接上嵩高山。
云梯蹑青壁,金涧流潺湲。
其前为天柱,颇象承露磐。
石脂锵然下,味如玉浆寒。
飒飒仙馆中,饮之生羽翰。
道逢四五公,授我青琅玕。
碧落空歌长,飙车逝难扳。
携手千秋期,税驾何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