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无朝士称前辈;尚有慈亲唤小名。
- 鉴赏
这首诗《改袁诗六十自寿》由晚清重臣李鸿章所作,体现了其在官场与家庭生活中的复杂情感与自我期许。通过“已无朝士称前辈;尚有慈亲唤小名。”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李鸿章在官场上的地位与成就,以及他对于自己过往岁月的回顾与感慨。同时,诗句也流露出他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和对父母的尊敬之情。
“已无朝士称前辈”一句,意味着李鸿章在官场上的地位已经让同辈乃至后辈难以望其项背,他已经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前辈。这不仅反映了他在政治生涯中的卓越成就,也暗示了他可能面临的孤独感,即在权力与地位的顶峰,能够理解或与之共鸣的人越来越少。
“尚有慈亲唤小名”则展现了李鸿章对家庭的深情厚意。在忙碌的政务之余,他依然能够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与亲切,这种与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让他在高处不胜寒的官场生活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通过唤起儿时的名字,父母的爱与关怀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给予了李鸿章精神上的支持与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巧妙地将个人的官场成就与家庭情感融合在一起,既展示了李鸿章作为政治家的辉煌,又体现了他作为儿子、丈夫、父亲的人性光辉,是一首兼具深度与温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乐洞用苏轼韵
君不见三郎未辨泾与渭,却厌丝桐淡於水。
又不见兴公作赋强出头,目空一切低九州。
持示荣期高位置,掷地金石声应流。
都官别开闻思窍,创名水乐俗人笑。
俗人笑博雅人喜,致使东坡契清照。
钱塘春月驻巡辕,烟霞岭下鸣钧天。
更道东阳亦有此,相去不过两郡间。
偶闻谓是招在徵,即景成吟亦堪喜。
归来跋马苏公堤,至今想像知音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