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屋左山顶》
《上屋左山顶》全文
清 / 郑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携子攀援偶,临虚眺望通。

远巾阴见日,高树静闻风。

玉黍连村熟,金粳压陌同。

儿乎知饱饭,可不叫门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儿子一同攀登至屋左山顶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间景色的壮丽与宁静。

首句“携子攀援偶”,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与儿子一同登山的情境,一个“偶”字,既表现了登山的偶然性,也透露出与儿子共度时光的温馨与乐趣。

“临虚眺望通”,写出了站在山顶俯瞰四周的开阔视野,仿佛整个世界都展现在眼前,引人遐想。

“远巾阴见日,高树静闻风”,这两句通过对比远近、动静,展现了山间的光影变化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远处的阴影中可见阳光,高大的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细碎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玉黍连村熟,金粳压陌同”,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玉黍”和“金粳”分别形容成熟的谷物,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的景象,同时“连村熟”和“压陌同”则强调了这种丰收的普遍性和丰饶。

最后两句“儿乎知饱饭,可不叫门东”,表达了对儿子的理解与关爱。在这样的环境中,儿子或许已经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无需多言,他已明白“饱饭”的意义。这不仅是对儿子成长的肯定,也是对生活智慧的传递。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美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家庭、自然以及生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郑珍
朝代:清   字:子尹   号:柴翁   籍贯:贵州遵义   生辰:1806—1864

郑珍(1806~1864)清代官员、学者。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亦工书善画,还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风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所著有《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郑学录》等。
猜你喜欢

浣溪沙·其八

宿酒才醒厌玉卮。水沈香冷懒熏衣。

早梅先绽日边枝。

寒雪寂寥初散后,春风悠扬欲来时。

小屏闲放画帘垂。

(0)

怀母

行年已是老衰秋,复命稽迟为絷留。

恋主思亲归未得,梦魂长绕大江头。

(0)

鹊桥仙

届征途,携书剑,迢迢匹马东去。

惨离怀,嗟少年易分难聚。

佳人方恁缱绻,便忍分鸳侣。

当媚景,算密意幽欢,尽成轻负。此际寸肠万绪。

惨愁颜、断魂无语。和泪眼、片时几番回顾。

伤心脉脉谁诉。但黯然凝伫。暮烟寒雨。

望秦楼何处。

(0)

夜归砖街巷书事

近坊灯火如昼明,十里东风吹市声。

远坊寂寂门尽闭,只有烟月无人行。

谁家小楼歌恼侬,馀响缥缈萦帘栊。

苦心自古乏真赏,此恨略与吾曹同。

归来空斋卧凄冷,灯前病骨巉巉影。

独吟古调遣谁听,聊与梅花分夜永。

(0)

送芮国器司业二首·其二

往岁淮边虏未归,诸生合疏论危机。

人材衰靡方当虑,士气峥嵘未可非。

万事不如公论久,诸贤莫与众心违。

还朝此段宜先及,岂独遗经赖发挥。

(0)

有感三首·其三

古今不殊途,掩卷独长想。

炎炉与死灰,相去如反掌。

彼昏诚不知,一醉富莫量。

那知道旁殍,曾是厌杯盎。

一金短贩儿,岂暇议得丧。

但怜反覆间,观者为惆怅。

圣贤蹈大方,不苟目前妄。

寄身爱憎间,得失真一饷。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