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有默契,晤语不在多。
一笑离凡情,万象皆含和。
孰是忘言人,听此无声歌。
有怀阅古堂,梦中时一过。
人心有默契,晤语不在多。
一笑离凡情,万象皆含和。
孰是忘言人,听此无声歌。
有怀阅古堂,梦中时一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内心默契与自然和谐的深刻感悟。首句“人心有默契,晤语不在多”表达了心灵间的深刻交流无需过多言语,只需心领神会即可。接着,“一笑离凡情,万象皆含和”则进一步阐述了这种默契能让人超越世俗情感,与万物和谐共处。诗人通过“孰是忘言人,听此无声歌”这一句,赞美那些能够倾听自然之音,理解宇宙真理的人。最后,“有怀阅古堂,梦中时一过”暗示了诗人对古代智慧的向往,以及在梦中与之相遇的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与自然宇宙之间和谐关系的追求与赞美,以及对古代智慧的敬仰之情。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凋红减翠,正是清秋杪。
深院袅香风,看梨花、一枝开早。
珑璁映面,依约认娇颦,天淡淡,月溶溶,春意知多少。
清明池馆,芳信年年好。
更向五侯家,把江梅、风光占了。
休教寂寞,辜负向人心,檀板响,宝杯倾,潘鬓从他老。
拄策松江上,举酒酹三高。
此生飘荡,往来身世两徒劳。
长羡五湖烟艇,好是秋风鲈鲙,笠泽久蓬蒿。
想像英灵在,千古傲云涛。
俯沧浪,舌空旷,恍神交。
解衣盘礴,政须一笑属吾曹。
洗尽人间尘土,扫去胸中冰炭,痛饮读离骚。
纵有垂天翼,何用钓连鳌。
今夕定何夕,秋垂满东瓯。
悲凉怀抱,何事还倍去年愁。
万里碧空如洗,寒浸十分明月,帘卷玉波流。
非是经年别,一岁两中秋。
坐中庭,风露下,冷飕飕。
素娥无语相对,尊酒且迟留。
琴罢不堪幽怨,遥想三山影外,人倚夜深楼。
矫首望霄汉,云海路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