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为旅客,常有饥寒愁。
三年作谏官,复多尸素羞。
有酒不暇饮,有山不得游。
岂无平生志,拘牵不自由。
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系舟。
置心世事外,无喜亦无忧。
终日一蔬食,终年一布裘。
寒来弥懒放,数日一梳头。
朝睡足始起,夜酌醉即休。
人心不过适,适外复何求。
十年为旅客,常有饥寒愁。
三年作谏官,复多尸素羞。
有酒不暇饮,有山不得游。
岂无平生志,拘牵不自由。
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系舟。
置心世事外,无喜亦无忧。
终日一蔬食,终年一布裘。
寒来弥懒放,数日一梳头。
朝睡足始起,夜酌醉即休。
人心不过适,适外复何求。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简单生活的诗句。诗中的“十年为旅客,常有饥寒愁”描绘了诗人长期漂泊异乡、经历饥饿和寒冷的艰辛生活;“三年作谏官,复多尸素羞”则透露了诗人在担任谏官期间,虽然有机会直言时弊,但仍旧感到许多不满和遗憾。接下来的“有酒不暇饮,有山不得游”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尽情享受的无奈。
然而,当诗人归隐到渭水之上,生活变得悠然自得,“置心世事外,无喜亦无忧”,他选择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心态,不再为世间的喜怒哀乐所动。诗中的“终日一蔬食,终年一布裘”、“寒来弥懒放,数日一梳头”等句子,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简朴自在的生活状态。
最后,“朝睡足始起,夜酌醉即休”和“人心不过适,适外复何求”两句,更是深化了主题,即人们的心灵追求应该止步于适度,不必过分贪求。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内心世界的平静与满足。
旷子倏经岁,迩迹难尽知。
差闻支绌劳,谋食如年诗。
谋食但得食,支绌终奚辞?
生愁棉市中,鲜重蚕女丝。
艰苦得保生,饮啄逾可悲。
八口同寄荒,我亦寸心疲。
润我憔悴容,仅借青山姿。
青山递尔居,尔当悦以诗。
似有金银藏,结脉多宝云。
贪夫秘砂砾,山灵笑且嗔。
独行不知路,汎滥随羊群。
露塍虻叶肥,不借桃花春。
涟然鲤鱼水,少女方湔裙。
略有蘋气交,抹入远岚昏。
青乌创赝说,咫地包阳温。
遂使葬者棺,密过人屋屯。
安得舌为斧,破惑醒群魂。
且从杨柳圩,踏送横塘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