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人得志,喜锦绣昼还,秋气晴爽。
凤阁鸾台第一,紫微初掌。炎方休沐承恩返。
驻吴帆,玉人同上。锦中花吐,帘间月坠,助君娱赏。
笑未老、珠生满蚌。更方朔金门,细君三两。
富贵神仙,总得有何遐想。
文章百卷虽尘垢,喜高名、日月皆仰。
铸尧陶舜,只须糠秕,藐姑谁让。
才人得志,喜锦绣昼还,秋气晴爽。
凤阁鸾台第一,紫微初掌。炎方休沐承恩返。
驻吴帆,玉人同上。锦中花吐,帘间月坠,助君娱赏。
笑未老、珠生满蚌。更方朔金门,细君三两。
富贵神仙,总得有何遐想。
文章百卷虽尘垢,喜高名、日月皆仰。
铸尧陶舜,只须糠秕,藐姑谁让。
此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之士得志后的喜悦与豪情。开篇“才人得志”,点明主角身份与心境,继而以“凤阁鸾台”、“紫微初掌”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其官职显赫、地位尊崇的场景。接着,“炎方休沐承恩返”一句,巧妙地将人物从繁忙政务中解脱出来,享受恩赐的闲暇时光,与“驻吴帆,玉人同上”相呼应,展现了一幅与爱人共赏美景的画面。
“锦中花吐,帘间月坠”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人物内心的愉悦之情比作花朵绽放、月光洒落,生动地描绘了其心情的舒畅与满足。接下来,“助君娱赏”则进一步强调了人物与他人的共享欢乐,体现了其乐于分享、与人为善的品质。
“笑未老、珠生满蚌”一句,以珠生于蚌喻指人物虽年华未老,但已成就斐然,如同珍珠般珍贵。随后,“更方朔金门,细君三两”则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人物才华与家庭幸福的赞美,同时暗示其与古代贤士方朔相似,不仅在仕途上有所建树,且家庭生活美满。
“富贵神仙,总得有何遐想”一句,既是对人物当前生活的肯定,也暗含了对其未来无限可能的期待。最后,“文章百卷虽尘垢,喜高名、日月皆仰”两句,赞扬了人物不仅在物质上富足,在精神层面也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其名声如日月般照耀四方,令人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主人公在事业与家庭双丰收后的心境与追求,表达了对其才华、品德以及生活状态的高度赞赏。
对西山摇落,又匹马,过并州。
恨秋雁年年,长空澹澹,事往情留。
白头。
几回南北,竟何人、谈笑得封侯。
愁里狂歌浊酒,梦中锦带吴钩。
岩城笳鼓动高秋。
万灶拥貔貅。
觉全晋山河,风声习气,未减风流。
风流。
故家人物,慨中宵、拊枕忆同游。
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
夕殿别君王,宫深月似霜。
人幽在长信,萤出向昭阳。
露浥红兰湿,秋凋碧树伤。
惟当合欢扇,从此箧中藏。
杯汝知乎,酒泉罢侯,鸱夷乞骸。
更高阳入谒,都称齑臼,杜康初筮,正得云雷。
细数从前,不堪余恨,岁月都将麹蘖埋。
君诗好,似提壶却劝,沽酒何哉。
君言病岂无媒。
似壁上雕弓蛇暗猜。
记醉眠陶令,终全至乐,独醒屈子,未免沈灾。
欲听公言,惭非勇者,司马家儿解覆杯。
还堪笑,借今宵一醉,为故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