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意二首·其二》
《古意二首·其二》全文
宋 / 王义山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东篱采秋菊,秋菊清且香。

采之欲寄谁,聊以寓感伤。

感伤何所思,故人天一方。

故人日以远,思君岂能忘。

瞻望兮弗及,西山倾夕阳。

黄昏人倚楼,一声笛何长。

(0)
注释
东篱:篱笆,古代农舍常用来围住庭院。
秋菊:秋季盛开的菊花,象征高洁。
寓:寄托,表达情感。
故人:老朋友,旧识。
天一方:形容相隔遥远。
瞻望:远望,眺望。
夕阳:傍晚的太阳。
倚楼:靠着楼窗,形容孤独或忧郁。
笛:中国古代吹奏乐器,声音悠长。
翻译
在东边的篱笆旁采摘秋菊花,秋菊花清新且香气四溢。
采摘了它们想要送给谁呢?姑且借此寄托我的哀伤情绪。
这份哀伤源自什么思绪?老朋友远在天边。
旧友一天天地离我越来越远,思念之情怎能忘怀。
遥望远方却无法触及,西山上的夕阳正在倾斜。
黄昏时分,我独自倚靠在楼上,悠长的笛声格外凄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采菊的景象,菊花清香却引发了诗人的感伤。诗人想要将菊花寄送给某个人,却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来源于对远方旧友的怀念,他们如今天各一方,随着时间的流逝,距离感只会越来越远。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旧友无法忘怀的情愫。

"瞻望兮弗及,西山倾夕阳"两句,则是通过景物描写来强化这种无尽的思念之情。诗人凝视着远方,却无法到达心中的所向;西山的傍晚阳光倾泻而下,更增添了一种时间流逝、光阴荏苒之感。

最后两句"黄昏人倚楼,一声笛何长"则是画面与声音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情境。黄昏时分,人们倚靠在楼上,或许是在聆听那悠扬的笛声,而这笛声之所以显得格外长久,是因为它伴随着诗人的情感,似乎也在诉说着相似的忧愁和孤独。

整首诗通过菊花、景物与音乐三者交织出一幅秋日怀旧图,让人读来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哀愁与无尽的思念。

作者介绍

王义山
朝代:宋   字:元高   号:稼村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生辰:1214——1287

王义山(1214——1287),字元高,号稼村,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富州(今江西丰城)人。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猜你喜欢

和君玉捕蝗杂咏·其四

南北驱之既,东西长又多。

已知蠹人力,毋亦沴天和。

号令趋风雨,鞭笞畏网罗。

相看愁欲死,恐未及驩歌。

(0)

马上读书寄君时·其二

独自鞭驽马,谁何惜后车。

浮云看富贵,陈迹泥诗书。

画虎岂类狗,忘筌在得鱼。

田园须稍葺,吾与汝归欤。

(0)

深父学士示易诗四首某辄和韵·其一

学易非吾敢,疲驽亦勉旃。

冥心二篇策,皓首一韦编。

忧患生拘羑,几微续草玄。

相期须畛域,慎勿泥蹄筌。

(0)

病起

失意忧多病,予今喜少痊。

寝兴今泰矣,容质尚苍然。

郁抑丹心塞,纷纭万虑阗。

此情无可奈,整顿赖诗篇。

(0)

伯兄归自桐江未至因有作示诸弟

遥思徒驭去江干,道路谁何共险艰。

长使庭闱终日望,不知车马几时还。

伫期笑乐同尘席,应有文章慰病颜。

酒瓮半空为收拾,筮言当见立谈间。

(0)

沙陀逢正旦使副

踏雪予今济土河,驱车君始入沙陀。

异乡邂逅不可得,别酒留连能几何。

缥缈飞鸿无限意,凋零白草不胜歌。

到家正是花时节,酒饮休辞杯数多。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